上午带妞去医院打九价疫苗,在留观的时候我注意到不同人对待孩子的不同态度,愚蠢或是智慧都在一念间。
事例1:女孩十四五岁的样子,等待打疫苗时,看着护士阿姨正在取针头做准备,女孩说:我看见针头就觉得有点疼。
爸爸一本正经地说:人家针还没装好,你都说疼,看你那点出息。(没有理解孩子的感受,反而指责讽刺孩子)
护士看看女孩说:妞,你说嘞可对,可多人都是看到针就觉得疼,这属于心理作用,不过一会儿真是扎上也没太明显的感觉。
女孩的紧张表情明显放松了些。
护士要扎针了,说:妞,扎针的时候没啥感觉,推药的时候会有点儿感觉,不过像被蚂蚁蜇一下,可快就好了。
护士和女孩聊的同时针已经扎上,妞连说疼疼疼。
爸爸:疼啥疼,不就打个防疫针吗?看把你xie huo嘞(听不出来丝毫的心疼,反而全是不屑)。
护士笑着说爸爸:你看妞也就随口说说,毕竟这是打针,肯定会疼,咱得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再说了,这个时候孩子说疼多正常啊,说不疼才不正常。
我在心里给护士点赞的同时,真的对爸爸的反应不敢苟同。未来万一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他会不会想到跟自己有很大的关系。
事例2:一位妈妈带两个男孩打针,大宝7岁左右,二宝四岁左右。
大宝打针的过程没哭没闹,表现有点太乖了。
二宝打针的时候,妈妈或许是怕孩子哭闹,说道:
二宝儿,你比哥哥厉害,你看哥哥刚才就打了一针没哭,你这是今天第二次打针,如果你还不哭,你一定比哥哥厉害。(拿二宝儿和大宝做比较,言语之间都是在认可二宝儿,不知道大宝是否会把二宝儿当成竞争对手,假想敌)
二宝儿确实也没哭。
然后妈妈又说:二宝儿,你给哥哥说,看我打了两针都没哭,我比你厉害吧。(多子女家庭中的教养模式看来被这位妈妈弄反了。大宝也许会认为是二宝儿的存在影响了自己在妈妈心目中的形象。需要提醒妈妈,没有大人在身边时,大宝有可能收拾二宝,来证明自己比弟弟厉害。)
还是那个护士笑着说:大宝给弟弟做了好榜样,真的是个好厉害的哥哥!
我太佩服这位护士啦,为了她的接话技术及她对孩子们的感受的看见,给她点赞!她真是一位懂心理学的优秀的护士,她就像是一道暖暖的光给孩子们带去温暖和抚慰。打针虽疼,但是因为有她的理解和接纳,孩子们只疼在身上,不会疼在心上。
如果说让我送给这位护士一个称号的话,那一定是四个字:最美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