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的逻辑
以《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作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经典名句,意思是说“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只要春风一吹,大地又是一片新绿”。这名句是在说野草的生命力很顽强。但这首诗的主题却主要不是赞美野草的顽强。这是一首送别诗。这从诗题《赋得古原草送别》就可以得知。
我们来看看诗歌讲了些什么。先来看首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意思是说“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的秋冬枯黄春夏葱茏”。
接着来看颔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意思是说“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一片新绿”。
这前两句都是在写送别途中驿道上看到的原野的绿草风光,以及对原草的赞美。如果单从这两联来看,还看不出送别的主题来。但是结合下文就知道,其实这些都是送别朋友途中所见的风光,所发的感触。
其次来看颈联。“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意思是说“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阳光照耀下的绿草一直蔓长到远处的荒城边”。这里开始出现了“古道”,就开始揭示主题了。
最后来看尾联:“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意思是说“”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这里就直抒胸臆,揭示主题。
这首五言律诗起承转合,语言逻辑十分严谨。娓娓道来,只在结尾处点出主题。整首诗读下来,却感觉这古原草似乎也通人情。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深。你看,草儿枯了,还会有萌发繁茂的时候,野火把枯草烧掉了,也会有新生的时候……这让我想起了朱自清在《匆匆》里的“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朋友啊,你这一去,什么时间才能回来呢?连这原上繁茂的青草也满怀着离别之情。这样,整首诗就串起来了,语言的逻辑也贯通起来了。为什么写原上草,是为了要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呀。前三联似乎只在讲原草,实则处处蕴含着送别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