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与怡君家长一起见面会谈,目的是更好地了解怡君的现状,为了怡君的未来发展我们一起来做一些事情。
到达约定地点,怡君小朋友、爸爸妈妈、外公外婆都在。怡君小朋友坐一下椅子、喝个水、吃个东西……她的一举一动,随时随地都有一道或几道视线盯着她,不时有关切的话语和帮助的行动。比如:崽崽你要做什么,妈妈帮你……或者,崽崽,这样做不好,外婆来……等等。这些互动,给我一个感觉就是:累 !心累。如果我是怡君,我很觉得很不舒服,非常束缚。似乎我做什么都不放心。我什么都做不好。
怡君还有一个举动让我有疑惑。她悄悄地靠在我耳边轻声说:钟老师,我这次语文打了89分+附加题12分,数学打了85分+附加题19分。我能感觉出来她的骄傲与自豪。可是为什么她要悄悄地说呢?还有一个是爸爸妈妈在讨论她上兴趣班的事情,选择跳舞、跆拳道、绘画……到底哪样好呢?怡君又趴在我耳朵旁边悄悄说:我喜欢画画,不喜欢跳舞和跆拳道。我对她说,为什么不和爸爸妈妈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呢?她说:我说了,他们不听。她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行为:悄悄说,而不是轻松自在的敞亮地畅聊?那么,会不会是,平时,和父母家人不能畅聊?
父母家人非常体贴周到,耐心细致,总关注着孩子,可是为什么这么体贴,为孩子着想,事无巨细,孩子却不能和他们畅聊甚至很多时候还脾气暴躁,显得冲动任性呢?父母的关注点有没有真正关注到孩子内心的需求?或者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强加给孩子“自以为是”的体贴照顾?
怎么样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陪伴?
1.孩子不求助,不给予帮助。给与孩子充分的信任与自由。只要她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就让他去尝试,给他犯错的空间,只有不断去尝试与经历,孩子才能从经历里获得各种能力。你信他,他才自信,你给他自由,他才会自尊和自律。
2.观察孩子,在互动过程中去觉察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需求)。比如:她总是说悄悄话而不是去畅聊,这是为什么呢?哦!她在她的生活环境中,很少可以畅聊。她第一时间告诉我她的考试分数是为什么呢?哦!她可能是希望我分享她进步的喜悦,希望我们夸奖她!为她高兴,自豪!那么,她平时生活中这样子的机会可能不太多,所以才有点急切地要分享给我。
总之,当我把我的观察与思考反馈给怡君小朋友的家人时,他们有惊讶、懊恼、自责……家庭教育真的不容易。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觉察感悟提升自己吧!加油,亲爱的家长们,你们这么用心,你的孩子有你们很幸运也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