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曾祺《岁寒三友》有感
书非借不能读也。
从赵长春老师处,初次识得汪曾祺短句的精彩,又再次在我校两个语文老师的嘴里听到了对汪曾祺短句的夸赞。之后买来了他的全套,却一直摆在书柜里,连他最有名的《受戒》,都一直未曾认真拜读。
昨晚,为了陪侄子读书,从他家浩如烟海的书柜里,我看到了汪曾祺文集,挑了《故乡的鸟呵》(一直不太明白这里的呵的意思,曾怀疑是鸣字被我看误了,再看却真是呵。呵呵,不知道这个字在此处的妙用,有悟者或得其意者,请指点一二[抱拳][抱拳][抱拳]),又从中找到《受戒》,聚精会神读之。
短句的确用得妙不可言,《受戒》写得也真是眉清目秀,山清水秀,有一种观静水深流之感。但可能因我不明其妙,或是听到的夸赞太多,看后我并没有写两句的冲动。
今晚侄子又问我要阅读什么,我找了半天,还是这本《故乡的鸟呵》。不知该读哪篇,翻了几页,终于被《岁寒三友》吸引,埋下了头。看完后为文中体现出的人性之美所激动,遂有了胡侃几句之冲动。
岁寒者,时势艰难也。三友者,王瘦吾,陶虎臣和靳彝甫三主角也。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手法,先大体讲了三人的总体秉性,都属大善之人;接着分别讲王瘦吾在艰难的时局中,几经摸索,找到了出路,从编钱串子,做到了编草帽,正当生意刚刚火起来的时候,生生被人挤垮,生活无以为继;
接着又写了做鞭炮为生的陶虎臣,焰火和遍地梅花是他的拿手本领。写年时顺意时,全村做28个焰火,他承包了14个,其余分给其他同行做。又写举村观看放焰火,到散场才知道下露水了的精彩场面,这样的一个民间高手,却因为时势不济,落得了卖女儿还不能维持生计,差点上吊了却残生的地步;最后写了买画为生的靳彝甫,以及他在春夏秋冬的各种雅兴,还重点写了他藏有文征明题名的田黄石章。后得高人指点,在大上海开了画展,功成名就之后,也依高人之言,行万里路,云游三年。
一句是怎样的三年?又把三人总在一起。
三年中,作者对前两人命运的悲惨遭遇作了交代,却同样用极其简练的文字,轻描淡写的口吻,让人读得几欲泪目。只有靳彝甫的三年,却只字未提,只在文末用了最灿烂的色彩,写他一回家就直奔王陶两家,放下五吊钱,留下一句话,给我三天。然后三天后,酒楼相聚,两个难兄难弟每人面前放了一百块大洋,只说醉一场。又简单一笔,交代钱的来路,原来是舍去了自己视如珍宝的田黄石章,换得两个走投无路的难兄难弟的保命之钱。到了这样的份上,兄弟之情,已浓到只有喝醉才能表达。人性之美,也只有汪曾祺的短句,才有效果。
生为女儿身,却一直喜欢水浒英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喜欢李修文在《山河袈裟》里面写的作者与一群农民工在黄河岸边过年的浓烈豪情,喜欢汪曾祺在岁寒三友中描写的靳彝甫等患难见真情的真挚兄弟情。现实中唯唯诺诺,说句话都怕得罪人的书呆子,其实内心最想成为这些文学作品中其中的一个汉子。
由于夜深人静,不便核对某些细节,我姑且胡侃一气,记忆有误之处,请君原谅,姑且看之。[抱拳][抱拳][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