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职场新人,你是否感觉每天在紧张和焦虑中度过?
别担心,冯唐老师结合历史故事给了我们一些建议。
合理跟随
春秋战国时期,赵简子为了考察两个儿子,分别给了他们一个竹简,让他们熟读成诵上面的内容。
之后就对这件事不闻不问了。
三年后,大儿子和二儿子被赵简子叫到跟前,赵简子问他们三年前竹简上的内容。
大儿子哑口无言,早把这件事抛到九霄云外了。
二儿子对答如流不说,还把竹简从袖子里拿了出来。
自然,接班候选人非二儿子莫属了。
放到现实生活中想一想,他二儿子可能每天把竹简带在身上,还带上三年嘛,因为竹简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张纸,是很沉的。
有人说是赵简子的二儿子提前知道了父亲要“考”他们的消息。
抛开历史的真实性不说,这件事让我们普通职场新人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没有证明自己之前,没有话语权之前,跟随的要求和步伐去走,是必要的。
冯唐说,知道大人(领导)认为什么重要,把自己的想法喜怒哀乐放一放,虽然这些违反人的天性,但也只能这样他才能脱颖而出,得到大人或者说上级的赏识。
只有这样,才能拿到资源,得到做事的机会。
新到一家公司,开始并不需要表现自己有多么强大,多么有主见,听从领导的安排,跟随优秀员工的步伐,先融入集体,再得到认可,最终才有机会去证明自己。
学习“长辈”
冯唐讲了这么一件事。
他在协和学医的时候,因为功课多,每天睡得比较晚,早上不想起床,但协和“早查房”的制度又催着他们不得不早起。
有一天,他和同学们挣扎着起了床,7:30跑到病房,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病房里已经聚集了几个老前辈,这几个老前辈的岁数加起来差不多500岁。
在他们惊讶和不好意思之际,护士长还告诉他们,这几个老前辈差不多6:30就到了,已经看过好几个病人了。
等着被批评的他们没有听到任何责备声,因为老前辈们并没有抱怨他们来的晚,而是继续做他们手上的事。
冯唐感觉心里非常惭愧,他以后每天6:20准时到病房。
因为这样,让他形成了早起的习惯。
位高权重可以不讲礼貌的时候,如果还讲礼貌,会给周围人巨大的精神动力,你都不用说,周围人就会向你学习。
亚里士多德:
“模仿是最高的赞美。”
当我们模仿优秀者时,一是对他们表示最高的敬意,二是自己也会变得更好。
《旧唐书*魏征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把别人当作镜子,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得失,明了得失,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无奈时离开
曾国藩说过,一旦决策出了问题,不能怪罪幕僚,责任在自己。
因为幕僚只是提供建议的,而决定权在自己。
你总不能说,出了事是出主意的人负责,有功了自己包揽吧?
但,现在公司的好多领导就是这样的人,经常推过揽功,功全是他的,过都是别人的。
明朝的严嵩被后世人称为老狐狸,他在嘉靖皇帝面前那叫一个谄媚!
他经常把别人的功劳说成是自己的,还把自己的过错推得一干二净!
比如说,严嵩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出了差错,他就会把责任推给下属。有功劳时,他都说成是自己的。
冯唐说,碰上类似这样的领导,你可以选择离开,鸟儿能站在枝条上歇脚,它的信心不是来自枝条不会断,而是来自它有翅膀它。
你要把自己当成一只飞鸟,要把你不喜欢的工作当成一根枝条。
公司出现系统性的错误,那一定是老板的错,就像一个公司没有搞好,不是战略部的事情,一个公司收入利润下降。不是财务部的事情一样。
公司所有的部门只是老板的智能团,而决策权就是老板一个人。
当老板或领导一直把员工当替罪羊或软柿子时,早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结语
初入职场要学会合理的跟随,因为这个时候不适合太支棱;
向领导或优秀的员工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来一点点证明自己的实力。
最后一点很重要,跟随或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让别人把自己当受气包。如果说自己的价值一直不被公司的认可,且得不到应得的报酬和尊重,那选择离开是最好的决定。
我是红苓,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