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OU
去东京,代官山的茑屋书店(Tsutaya Books)几乎是爱书人必去的地方,那是一个向文化与生活方式致敬的地方。
你见过那本可能是全世界开本最大的杂志《PLETHORA》吗?你在茑屋书店就能见到,它就静静地待在书店的一角。丹麦杂志《PLETHORA》可能是目前世界开本最大的杂志,而且内容也前所未见。
这是一家以设计见长的书店,茑屋书店三栋彼此相连的两层小楼里,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展示着自己设计的魅力,让你眼前一亮,都是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说过的“唯有设计师方能生存”的注脚。
【1】代官山:一个设计品牌的群体效应
有几年,我们流连在伦敦查令十字路和巴黎拉丁区一带,拍摄那些“活脱如狄更斯年代”的一家家小书店。小小的店面,窄得转不过身来的通道,高及天花的书架,以及书堆后那张店主人执着的脸,都是我们镜头捕猎的目标。
但眼前的茑屋书店则完全是另一景象。
在东京代官山,未进入书店前,对这一带很熟悉的艺术家叶永青教授说,先到附近的小街转转?
随教授顺小山坡向下走去,书店周围的小街两边,有很多铺面不大的时装店、精品店、相机店、自行车店、画廊,以及咖啡店和酒吧。甚至还有专门为宠物安置而设的小花园Dog Garden。教授说,这就是茑屋的品牌效应,这一带的精致小店,全奔茑屋书店这面旗帜聚笼而来,形成代官山特有的文化和生活气息。
这一带的精致小店,全奔茑屋书店这面旗帜聚笼而来,形成代官山特有的文化和艺术气息。
我们先在离书店几步之遥的IVY Place就餐,然后准备好好地在书店看书。这是一间优雅的西餐馆,为准备去书店,或者从书店里出来的悠闲的客人,提供各种精致的美食。
代官山仿佛是一个电影场景,走进这里,你就不知不觉地成为一个角色。
【2】书藉中描述的生活方式才是茑屋真正的商品
进入茑屋书店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视觉之美,它不是仅为阅读而存在的(相比我去过的伦敦查令十字路的小书店),目光所及的每一个细节,书和物品、灯光和座位以及室内设计,都让人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愉悦。你内心“美的意识”就在进入书店的那一刻,被重新唤醒。
店里的图书,并不包罗万象,重点为艺术、建筑、旅行、烹调、汽车、人文文学等图书,音乐CD、电影DVD和文具等。显然,这不是一间专门为学者而设的书店,但对大众而言,这些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图书,或者更符合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一条长廊横贯三个馆,称为杂志街,有来自全世界的上千种杂志。
可能就在你翻阅某本图书的时候,你内心的某种需求也被触动。每一本书,都潜藏着生活方式的“提案”。在这里,图书与相关的消费和服务结合,比如旅游图书,旁边就提供旅游咨询服务。烹调,则有各类食材和调料可以选购等。
你如果需要安静独处,或者与友人交流怡阅的感受。这里则为你准备了优雅的阅读与悠闲空间。茑屋书店的3个馆,除图书外,尚有Anjin(咖啡馆兼餐厅)、星巴克和Family Mart便利店。对受众而言,是一个度过闲暇时光再好不过的复合式文化生活空间。
创始人增田宗昭认为,无数电影、音乐和书藉中描述的生活方式,才是茑屋真正的商品。茑屋的角色,是将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汇集到一个地方,让那些追求有质量生活而不是极尽奢华的消费者,基于自己的品味去挑选。增田把茑屋的受众,定位于出生于50、60年代的“熟年人”阶层,理由是他们仍然保持着“中产的生活情趣和较高的审美需求”。但有意思的是,就我所见,书店的读者不少是穿着入时的年轻人。
在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看来,潜藏在设计师和受众内心的日常的“美意识”,是一种不可小看的资源。茑屋书店是一个作品,当设计者(制作者)和喜欢这个作品的受众之间产生共鸣,作品就在文化环境中孕育成长,就能产生它应有的效应和价值。
【3】武雄图书馆:书店成为小城吸引世界的品牌
记得我们去过瑞士的小城圣加伦,和我们一样,去那里的人,十之八九,是因为那里的一个修道院图书馆。住下,不用问,房东老太太就会告诉你怎么去这个图书馆。
茑屋书店从1983年创始,现在全世界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家店。似乎每家店都是设计师一个独特的作品。
比如,在东京银座繁华的购物中心Ginza Six,这里的茑屋书店,进门是一个展示日本艺术的美术馆,不定期展出不同的展览。
而在武雄市,书店则和武雄图书馆合为一体,据说这是增田宗昭的一处尝试。有意思的是,他和武雄这个小城的市长城市运营的思路不谋而合。武雄市长专门到东京去找他合作,结果让一个书店成为城市的品牌。
让人惊讶的是,从高速公路下武雄市的道路指示牌上,“武雄图书馆”在多个地名上排第一位,可见这个只有5万人口的小城,武雄图书馆和茑屋书店是他们内心的骄傲。要知道,武雄还是个温泉之城啊。据说开馆3个月,来馆人数即多达26万,现在每年达百万人之众。更有不少世界各国的游客,如我们,不远万里,来看看这个图书馆。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在图书馆各个书架间随意走动。不论你来自世界的那个角落,你都可以随意在里面翻阅图书。
我为一本日本本土杂志《CLUTCH》所吸引,是因为当期封面上的一个选题“Book of Life”(生活之书),好在这本杂志除日文外,也有英文。得以在安静的图书馆内的星巴克点上一杯冰咖啡,翻阅那里的图书或者杂志,是一种享受。
在我多年来留意看过的许多有名的欧美书店之外,茑屋书店确实别树一帜,所以它被评为全世界最美的20间书店之一,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其实在一般读者看到的茑屋书店表面优美精致的设计里,隐藏着茑屋真正成功和秘密:新型的跨业经营形态。就是在大数据的支持和驱动下,实体店由互联网公司实际运作,如增田宗昭所说,寻找实体店和网络的真正的协同作用,才是最佳选择。茑屋书店发行T卡,可以在日本全国的50万家店铺线上线下使用,无论购物还是加油,都可以获得积分。据说全日本有一半国民持有T卡,聚集了茑屋发展的巨大资源。
虽然就读书而言,学者们对茑屋书店自有自己的看法,但将设计(包括视觉和运营)融入书店的经营,茑屋确实走出了自己的路子。难怪增田说,“唯设计师能够生存。”
(2018.6.19 Guangzhou,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