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朋友”这方面,我最佩服的,是《海贼王》里的路飞。每个朋友都可以说是他出生入死用命换来的。其中一些朋友,因为一致的梦想一起航行,就成了很好的“伙伴”。
我有一个好朋友,曾经也是好伙伴,后来因为在不同的城市,联系越来越少,有种渐行渐远的感觉。
我们其实很不一样:他行动力强,目标导向,敢想敢干,有着让人羡慕的“抗击打能力”;我容易想得多,比较随性,选择困难,对“奋斗”两个字比较无感...
我们能在十几年前成为好朋友,要感谢大卫和约拿单的故事。因为看到对方在各自的“战场”上的努力拼杀,我们都想到“嗯,想和这家伙做朋友。”我们一开始约早餐的时候,发现彼此居然都是被这段故事激励,都很激动地觉得这简直是“天意”。最大的分歧在于,两人都认为自己更像大卫,而对方像约拿单...
后来我搬到其他的城市,尽管在心里还是把他当作最好的朋友,却渐渐觉得共同语言越来越少。眼看着他结婚生子,我除了遥祝,好像也做不了什么。我们几乎没有交集了。
今天忽然意识到,地点和人生阶段的不同,并不是”距离感“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我把自己的”战场“弄丢了。当我不再去”征战“,当那个感动我们、激励我们,让我们联结在一起的”使命“在我心里越来越淡时,我们的关系也就缺失了最核心的共鸣与最宝贵的闪光点。
吾友啊,”战场“上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