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脖老榆.土摸摸

又是一年春好日。

杏花落了,榆钱儿绿了春风,看到风中摇曳的榆钱儿,眼里露出欣喜,思绪却有些飘忽。

也是这样的春,也是这样的日丽风和,摘榆钱儿日子,玩土摸摸的日子。

小篮子不离身,春天我是生长在野外的。

我喜欢光着小脚丫,踩软软的,柔柔的,热乎乎的沙土,喜欢看成群结队的蚂蚁搬家。喜欢与温柔的风儿嬉戏,喜欢温暖但不热辣的阳光照在后背。

野菜正盛的时节,榆钱儿长出来了。村西边与河套之间是树林,树多是老杨树,只有靠近公路边,一棵歪脖子老榆树,鹤立鸡群,傲然而立。

老榆树底下生长了许许多多榆树苗子,说是榆树苗,碗口粗的榆树也有七八棵,只是和歪脖老榆比弱些罢了。这是一个榆树的家族,是歪脖老榆的子孙后代抱团而居。

歪脖老榆满目疮痍,不知道几世几年,树身深褐色,身上疙疙瘩瘩。榆树一侧是一个黑洞,占据了树身一半。母亲说是山雷劈的。

每次看到歪脖老榆,便心疼得厉害。当时它得多疼啊,半边身子已经焦黑,半边身子依然虬结着,歪着身子努力伸向天空,去争取阳光雨露,争取活下去的机会,于是榆树便长成歪脖榆。

歪脖榆的周围簇拥的一群小榆树,大大小小几十棵,高高低低,粗细不均,长成一片榆树林,榆树首尾相望,枝枝蔓蔓缠绕在一起。榆树下边是沙土,榆树底下成了蚂蚁王国。

沙土地上生长一种生物,我们叫土摸摸,土摸摸专往细沙土里钻。细软的沙子里,藏着不知道多少土摸摸。

看到沙子,我便扔了小篮子,席沙而坐,对准凹陷的沙坑,快准狠地捧满沙子,沙子从指缝露掉,土摸摸便被留在掌心。小东西惊慌失措,东藏西窜,怎么也逃不脱我的五指山,手心便痒痒的,这感觉非常奇妙。

玩够了,把土摸摸放回沙土里,一会儿工夫,土摸摸不见了。沙地上便出现一个细腻的沙坑,明眼人一准发现是土摸摸的新巢。听说土摸摸是药材呢,我们目标明确,只是和它玩耍片刻,便去采榆钱儿。

一场新雨后,树上的榆钱儿含着雨滴,莹莹欲滴。小树上的榆钱儿因为低矮,拿着钩子便够下来。歪脖老榆不行,虽然老榆歪着脖子,可是它长得依然高大葳蕤,榆钱更是比小树上的榆钱儿肥厚,阳光下熠熠生辉,似乎邀请树下的小馋猫呢。

我攀住树枝向上爬。美食当前,哪里想起害怕?三下两下,便爬到一个够粗的枝桠上。一条腿蹬紧,手抓住枝条,另一条腿偏过去,牢牢地骑在树枝上。

悠闲地摘榆钱往嘴里送。看着云淡风轻,其实脖子上、身上、手上早已汗津津,小伙伴崇拜的眼神里,岂能露怯?

歪脖榆上的榆钱儿格外大,格外甜。吃饱了,望向树下的小伙伴,手起枝落,树下一片欢呼。

附近枝条割完,换一个枝桠继续割。耳边呼呼风声,枝叶轻抚面颊,痒痒的。归巢的鸟儿在耳边婉转娇啼,真是美呢!

树下小篮子眼看满了,我决定下树。上树容易下树难。小心翼翼,试探着向下出溜。每一步必须看准,每一步必须登实在。否则一脚踩空,满盘皆输。

一次眼看到底了,一高兴踩空,人直接出溜到底,,结果胳膊、腿划出一条条血痕,人也一瘸一拐回家。

到家了,最花费心血的是择榆钱儿。榆钱儿是大自然的馈赠,味微甜。人喜欢,鸟儿喜欢,小虫儿更喜欢,挑榆钱儿费时费力,自已冒着风险摘来的,自然挑得最卖力,挑干净了,母亲用清水洗干净,拌上玉米面,少许盐拌匀,上屉蒸榆钱布了。十分钟后布了上桌,绿得晶莹剔透,什么也不加,便极好吃。采摘的胆战心惊与挑选的不容易,完全忽略不计。布了美味,说是极品也不为过。

歪脖榆的缘分不止于榆钱布了。过几天,原来星星点点的榆树叶,见风长,长到铜钱大小,摞榆树叶的日子便到了。

挎上小篮,又到歪脖榆前。依然光小脚丫踩沙子,依然从土窝窝里捧土摸摸,感受土摸摸在手心的惊慌失措,沙子土摸摸玩够了,我们去摞榆树叶。

如法炮制,榆树叶满篮子便回家。

挑榆树叶容易得多,挑好后母亲依然清洗干净,揣榆树叶玉米饽饽吃。

此饽饽特点其一是好看,金黄中一点莹绿。其二好吃,筋道顺滑有咬头。至今回味,仍口有余香,不能忘怀。

吃了榆叶饽饽,我还是要见歪脖榆,我还是要与歪脖榆下的土摸摸玩耍。这次我拿着镰刀扒榆树皮。

扒榆树皮是有讲究的,顺着榆树一侧扒,不能让榆树裸露光秃秃一横圈,那样榆树命休矣。亦不能可着一棵榆树扒,那样榆树也会死,少量的,几乎所有榆树都扒下一条便走。

扒好的榆树皮晒干,粉碎,母亲用榆皮面混合玉米面做饸饹条。此饸饹劲道爽滑,好吃到爆,我一口气能吃三大碗。

母亲说,饥荒年代,歪脖榆救过百姓的命,吃榆钱儿,吃榆叶,吃榆皮。几乎要了歪脖榆老命。

歪脖榆生命顽强,缓了大半年终于恢复生机。

歪脖榆下的土摸摸,和歪脖榆一道,成为我童年记忆里一道风景线。

春风起,榆钱儿黄。哎,不知道歪脖榆是否依然笑东风,是否有淘气的孩子踩沙土,捧土摸摸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