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真爱会在两个人之间发生深度的心灵感应,因为这种感应,两个人会出现高度的同频。这种高度的同频,意味着两个人的沟通,超越了时间。对心灵感应,有另一种解释:时空是因为物质而生,而精神是可以超越时空的。
妈妈是婴儿的第一面镜子,需要读懂婴儿的感受。不要认为两个人之间的沟通,必须使用语言,那婴儿不会说话,如何向妈妈传递信息?
心理咨询师认为作为成年人,如果期待有一双眼睛能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是他们在婴儿期遭遇了巨大的挫败,他们的母亲没办法接收到他们的信息,导致他们最初的这个需求严重没得到满足,于是以后一直都在寻求。
相反,得到了部分满足的人,就不想要这个了。
“足够好的妈妈” Good enough mother 是由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温尼科特认为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初期,有一种特质,叫“原始母爱贯注”。
原始母爱贯注(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是说在婴儿与母亲关系的特别发展阶段中,“足够好的妈妈”给婴儿充分提供所需要的一切。母亲依据她的孩子需要的变化适应和改变,但在孩子的依赖性增加时要逐渐地减少。为了强调对于母亲所要求的变化,温尼科特用原始母爱的全神贯注这个词表达对儿童需要的领会。母亲的全神贯注,是紧随着她的孩子的需要,要像是她自己的一部分需要一样。
一个婴儿来到世界,妈妈能给予他敏感的回应和及时的满足,这是一个极大的礼物。
这种带着心灵感应的敏感,如何能发生呢?
第一,这份敏感并不是都得达到超越时空的心灵感应才行,当婴儿“嗒嗒嗒”你也“嗒嗒嗒”,就可以了。
第二,当你有意识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并给予回应,对方也会觉得,我被看见了。
具体的例子。一位妈妈带着小baby坐高铁,孩子每次看到火车路过时都会喊“妈妈,看,火车”,妈妈也会回应说“啊,火车,妈妈看见了”。
但后来一次,孩子再这样说时,这位妈妈突然间好像懂得了孩子在表达什么,回答说“妈妈看见了,妈妈也很兴奋”。听到妈妈这个反应,小baby楞了一会儿,盯着妈妈说:我爱妈妈。
这是一个普遍的道理:当我的感受被你感受到时,我就感觉到了爱。
第三,当你和一个人全神贯注地在一起时,心灵感应发生的概率就高了很多。
感受到对方的感受,甚至是两个人之间发生深度的心灵感应,这有着深刻的意义。在这种时刻,自我的壳好像被打破了,我的感受,传递给你,两个人,或两个生命体之间,好像建立了一种链接,而在这一刻,“我”和“你”都消失了一样。
有了这种感觉发生,才叫爱吧。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不断发生的过程,并且未必彻底完成。
所以说,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思考与行动
我就是花了人生大量时间在寻求爱的感觉。
婴儿期的事情无从知道,但是成长期几次与父母产生链接遭遇挫折后,我对亲密关系是极度敏感的,一和LG在一起,我就迫切地想向他传递我的感受,而这感受只关乎我和他,就是想和他建立一种链接,寻求一种感觉。毫无疑问,我用力过猛。
现在想来,状况挺好玩的。LG对爱的理解是陪伴,两个人在一个空间下,你做你的事,我做我的事,两个人相伴就好。可是对我来说,这正好是最糟糕的状态,我就怕两个人在一块没产生任何实质性的链接,就像我父母的冷暴力状态一样。于是,我就去与他链接,其实就是想跟他讨论讨论,在这种平静的状态下我的内心为什么不平静这回事,可是由于是菜鸟,传递信息没传递好,结果就变成了挑不是,每每引发LG的强烈情绪,对自己的心灵也造成伤害。即便我后来想讨论这一问题,先说明我不是挑你毛病,然后再展开讨论,可效果依然不好,如此周而复始,陷在原地无法前进。
今天读了小baby坐车的例子,瞬间就明白了“如何去爱”的道理。原来总觉得父母没有给我传递“爱”,那就由声称“爱”我的人向我传递吧,好像必须有人给我做出”爱“的榜样,教会我“爱”,让我感受到,我才有能力去“爱”别人一样。可是,我错了呀。每个人爱别人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爱的能力是有高低之分的,爱的传递能力是需要不断学习精进的。
我的爸妈爱我,他们再怎样互相憎恶,现在也愿意结伴一起帮我照看我的宝宝。
我的LG爱我,他陪我逛街、陪我刷剧,从未质疑、瞧不起我的任何想法,愿意陪我去我想去的任何地方。我们一起去过青岛、深圳、贵阳、黄山、阳朔、凭祥、云南、九寨沟、香港、台湾。我还想去很多地方。
许多道理要亲身经历才明白,笑来老师的“不能盯着锁头找钥匙”对我而言再恰当不过,我就是那个盯着锁头找钥匙,不管不顾找好多年的人。我将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失去对很多事物的敏感度、好奇心,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很多代价。其实,多学一点儿一切便豁然开朗。
今天写出这些,我觉得轻松好多,也对如何当 Good enough mother 有了一点感觉,我感觉到自己在越变越好,我相信自己会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