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不幸,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创伤?
阿德勒曾经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人生的修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断和创伤和解的过程。这些来自早年的创伤在潜意识中影响我们,但我们自己却很难觉察。
精神分析认为,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形成于6岁之前,弗洛伊德的继任者则认为,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形成于更早(18个月以内)。这个结论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在我们国家,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小时候可以不那么“用心”,因为他们还小,不懂事,而长大些的孩子,则要注意ta的自尊心,要给他们“留面子”。现代的心理学发展已经用大量的实验证明,这个观点是错的。
孩子越小,其对外界世界的感知力越敏锐,对爱和抱持的需求越大,而家长不恰当的抚养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越深刻,难以根除。
提主的问题是:童年的不幸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创伤?事实上,童年的不幸带给人的影响是一生都难以彻底痊愈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的人格形成有其固定的窗口期,一旦错过,后面无论再怎么弥补,都只能获得部分修复,而不能完全修复。
比如,一个人最初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的建立,取决于0~1岁的母婴关系质量。如果母亲在这个阶段能够给孩子全然的爱,细心的照顾,情感的互动,那么孩子就会构建出一生安全感的基础。相反,如果母亲对孩子疏离,粗暴,孩子就可能因此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并且一生都在安全感的追求中求而不得。
一个人对自己最初的认知,来自于外界,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一个人的自尊、自爱等构建人格基础的内容,取决于早年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当父母有对孩子有明显的苛刻、控制等行为时,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这些创伤,会进入潜意识,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发育,最终成为一个人固定的思维方式、心理防御机制、情绪反应模式、行为反应模式等。从而影响ta的一生。
正如荣格所说: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误以为那是命运。
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阿德勒的这句话了。固然,我们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无法活在真空罐中,完全避免伤害,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必须尽可能的给孩子更多的爱和抱持,让孩子减少被伤害的感觉。作为我们自己,可能一生都需要修复自己曾经的创伤,完成人生的和解,只有我们先和自己和解,完成自己的个人成长和人格完善,才有给到孩子恰当的抚养方式,做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