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脚下的王老五,这辈子干过最不"老五"的事,就是追着一只火狐狸跑进了破土地庙。那狐狸红毛像着了火,跑三步回头抖抖尖耳朵,活像在冲他喊:"来追我呀笨蛋!"
一、供馒头的"碰瓷"大师
自打撞见狐狸钻进写着"胡三太爷之位"的供桌,王老五就开启了"碰瓷"模式。每天揣着热馒头蹲庙门口:"太爷,赏口饭吃不如赏个发财路呗?"第三天半夜,供桌下突然冒出句埋怨:"饿死太爷了,这凡人还算有点眼力见。"
金红色的狐狸脑袋探出来时,月光把它的毛照得比金子还亮。王老五搓着手喊发财,狐狸翻了个白眼:"明晚子时老槐树下,带空布袋,敢回头就把你烤了!"他哪听得进警告,连夜缝了个能装下一头猪的布袋。
二、扁豆与"万桶"的反转戏码
子时一到,老槐树下飘来穿绿衣裳的小人儿,提溜着金灯笼往树洞钻。王老五趁乱把布袋往洞口一罩,扛起来就跑。跑出半里地忍不住回头——穿红袄的狐狸老太太拄拐棍追得飞快!更绝的是布袋里滚出的不是金豆子,全是绿莹莹的扁豆!
"逗我呢太爷?"王老五蹲在泥坑气鼓鼓。狐狸老太太却突然递来个巴掌大的木桶:"这是'万桶',说'满'就出你最需要的东西。"他将信将疑喊了句,木桶里竟咕嘟咕嘟冒出了自家断顿的救命水;第二天再喊,金灿灿的小米堆成了小山。
三、比金子贵重的"尖耳朵笑"
从那以后,王老五的布袋再没装过扁豆。他每天用"万桶"取够口粮就下地干活,遇见断粮的邻居就悄悄送些小米。村里人奇怪他咋不犯傻了,只有他知道,胡三太爷蹲在庙门口抖着尖耳朵笑时,那笑声比木桶里的金子还暖。
这故事最妙的不是神器,是狐仙用一袋子扁豆教会贪心汉:真正的宝贝从来不是天上掉的金豆子,而是让心从"想装满全世界"变成"够吃就好"的知足。下次路过南山土地庙,说不定还能看见那团红毛影子,耳朵抖得像在问你:"今天,你知足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