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和身边很多朋友聊天,大家会常感慨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没用?或者说为什么我明白这么多道理还是做不到呢?
这样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
“唉,道理全部都懂,可现实生活还是一团糟。”
“以前我也挺喜欢看哲学、智慧、成长类的文章,但对我的生活没什么用。”
记得有朋友分享过一个故事:
她认识有位女士,结婚十多年,职位慢慢往上升,到了四十岁时,已经成了集团总监,领导着几十位下属,脾气也慢慢地见涨,部门里的下属见到她,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回到家里,也忍不住把领导脾气带回了家,头几年时,老公还是挺忍让她的,知道她工作压力大,不顺心的事情多,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但是一个人的忍耐限度是有限的,时间长了,老公也受不了她的脾气了,一开始是冷战,直到提出离婚,开始分居。
她知道这都是自己的脾气闹的,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改改脾气,挽回这段婚姻,老公倒也不是坚决要跟她离婚,听她说愿意改改自己的脾气,也表示如果脾气能够不再这么强势,也愿意继续过下去。
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她特地去报了一个类似于情绪管理的课程,花了老贵老贵的钱,希望能够快速彻底地见效。
上课期间,她听得特别认真,老师讲的内容全部认真地做了笔记,还做成了精美的PPT,有些经典的话语,甚至背了下来,比当年高考还认真。
一个星期后,她心满意足地回到家,觉得从此自己的婚姻和生活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刚刚回到家时,她对老公的态度特别好,说话不再颐指气使,表情不再怒气冲冲。她老公也觉得很欣慰,虽然花了老贵的钱,但能挽救婚姻,那就值得。
可是没过几小时,孩子的老师打电话过来,说这次考试考了最后一名,家长要上心啊!一挂上电话,她就冲老公吼了:“你儿子考了最后一名,你平时怎么辅导他的?最后一名,亏他考得出来。”
说罢到处找孩子,打算揍一顿。她老公绝望地摇摇头,说你的情绪管理学到哪里去了?但当时她完全刹不住车。
后来这位女高管和朋友讲:什么狗屁课程,都是骗钱的。
知道并不一定理解,理解并不一定掌握,掌握并不一定会去做,做了并不一定做得对,做对了也不一定能够长期持续彻底执拗地做下去。
你看,这么多复杂的因果链条,一旦哪一环遇到了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就很难继续下去,进而这些道理也就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
知道某一个道理是开始。不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更要在行动层面去落实。接下来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需要去践行,长期持续地践行,才能够指导自己的生活,进而生活得更好。
比如我们都知道,坚持运动对我们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但是能够保持长期持续的锻炼习惯的人并没有很多。
比如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那又有多少吸烟者是意识到之后,想戒却又戒不掉呢?
现在的人过于浮躁,大多没有耐心静下心来慢慢琢磨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一句话。
很多人看到一篇文章,刚看一个开头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立刻打一堆字抨击一下,秀一把自己的智商,甚至没有耐心等全部看完再发表意见。还有一些刚看一个开头,哎呀,简直说到心里去了。赶紧放下文章,付之行动,却不知道后面还有更多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论支持,所有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才是解决问题的完整方案。
而那些急躁的人只看了开头,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内容,不一定把握到整篇文章的核心,在实施的过程中自然频频碰壁,可是他们不会找自身问题,而是简单地得出一个结论:这些都是心灵鸡汤,看看可以,对我没有太多帮助。
所有的道理方法都是静态而单一的,但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特而复杂的。
比如有的文章强调做人要宽容要善良,有的文章则提倡做人别太宽容太善良。有的文章说人脉是麻烦出来的,有的文章说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该听谁的呢?
记得有一个读者跟我说,她妈妈从小就教育她做人要宽容要善良,她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而且很多人都告诉她,善良的人最终都会幸福美满,就是因为这点,她一直善良了几十年,可是如今的生活却是,公婆经常欺负自己,老公经常忽略自己,连孩子都看不起自己,在单位也是一个受气包,她觉得很憋屈,又不知道该怎么改变,所以只要看到那些“一直善良下去,你就赢了”的文章,就忍不住嗤之以鼻。
其实这些文章都没有说错,但它们只针对某种现象而已。这世界上有很多种人,性格、外表、喜好、观念大不相同,有的甚至是截然相反,很多人身上几种特征相互交叉体现,哪有什么方法能把所有人都一网打尽呢?
如果我们了解自己,知道我们的情绪、想法如何而来,了解我们内在的运作方式,我们就知道以何种有效方法来面对人生。
文:一心正念
图:来自网络
推荐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