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朋友因为父母的工作变动,二年级时从甘肃转到了广州广外附小就读。期末考试时,他全班排名20多名,但往后排名持续下滑。三年级全班排名30多名,四年级全班排名40多名,五年级全班排名50多名,六年级排名终于稳定下来了,在全班第50名—52名之间徘徊,不过六年级班额没有达到60人。
小升初考试,孩子语数英三科加起来是127分,其中数学仅得了27分。
不过这个孩子除了考试成绩不咋样外,对班上的一些现象分析,班上各种人际关系还分析得头头是道,证明孩子不傻,可是成绩为什么这么差呢?
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急不急?焦虑不焦虑?
后来孩子父母发现他在做数学作业的时候,遇到步骤多的计算题,明明是要“+”的,写到作业本上就变成“-”了。步骤越多,差错越频繁。为何孩子成绩一直下滑,原因是越到高年级,计算步骤越多,孩子就更加难以驾驭了。
这不是典型的粗心大意吗?不是。
原来孩子有感觉统合失调症。感觉统合失调,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给孩子的拥抱抚触太少,造成孩子触觉发育不好。
发现问题后,孩子父母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帮助他弥补这一缺失。“每天早上,我太太都会督促孩子跳绳,由于感觉统合失调,孩子通常不能连贯完成两圈的跳绳,但每天训练,直到好几年前,广外外校中学的跳绳最高纪录保持者还是我儿子。”
除了跳绳,孩子父亲还给还做了一块大滑板,让孩子趴在滑板上,拿一根粗绳子拴住滑板,向四周甩;每到周末,孩子父母还会带孩子到公园游泳池里玩耍,“主要是因为游泳池中有很多小球,孩子在水中,整个身体能充分接触到小球。”
几年训练下来,孩子到了初二基本就跟上学习了,中考成绩还达到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最后顺利通过面试出国读书。
这个孩子小学时期成绩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但他阅读的习惯却养成得很好。他在小学二三年级爱看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法布尔昆虫记》等等。但父亲相信“抹布理论”,意思就是一块布,只要提起一个角,就整块都会提起来。孩子喜欢阅读,其实就是为学习提起了一个“角”。
孩子读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回家后闷闷不乐,因为全班同学都孤立他。
“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作为家长可以怎么做?跟老师投诉能解决问题吗?很显然是不行的。老师只会把孩子叫到办公室教育一番,但实际是解不开这个心结的。”
孩子的父亲说,他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每天上午一上完课就打车到孩子的学校,坐在孩子课室外等孩子放学,接上孩子一起吃个午饭聊聊天,然后再把孩子送回学校去。
“每次孩子看到我在课室外等他放学,他都很开心,孤独感没有了,然后我们就在全班学生的目送下吃饭去了。”孩子的父亲说,往后几天他坐在孩子课室外的台阶上,都会有一两个孩子过来跟他打招呼,他也没有刻意跟孩子们说要跟自己的小孩玩耍,只是每次孩子打招呼,他都热情回应。终于有一天,孩子回家跟父亲说起,今天谁终于跟自己说话了。从此,班上孩子没人再孤立他了。
“让孩子明白,无论遇到什么情况,父母都会在身边支持他,用实际行动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的父亲笑称,有效陪伴大概就是如此吧。
这个孩子的父亲叫扈永进,是广外外校老师,知名教育学者,中小学通识教育课程研制者与践行者。他培养孩子的过程,对你有什么样的启发?请他来做讲座,你愿意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