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情调》有感

    “要么阅读,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旅行是对自我的阅读,阅读是自我的旅行。阅读,是从内心深处发现自我的方法;旅行,是从外在遇见自我的方法。

    我特别喜欢旅行,虽然说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受罪,但我还是喜欢到不同的地方欣赏不一样的景致,感受别样的风土人情。旅行途中偶尔会长时间乘坐大巴车,除了睡觉,还可以在车上看书打发时光。今天读到《教育的情调》,颇有感触。


    《教育的情调》是一本探讨教育现象的著作,由加拿大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和中国教育现象学专家李树英合著。该书通过具体的小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有的样子,即敏感而机智,关注学生的独特之处,懂得如何“看”学生和“聆听”学生。

    阅读《教育的情调》这本书后(只读了一部分),我对教育的看法有了新的认识。情调一词虽有两种解释,但我认为它更多的是一种感情的格调。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应该具有一种怎样的情感格调,即爱。书中的小故事,让我看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机智和智慧,这些机智和智慧都是建立在对孩童纯粹的爱之上的。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了两个人沿着海岸步行,看到许多被海水冲上岸的海星,其中一个人认为这是自然界的现象,而另一个人则开始把海星一个一个地送回大海。对于这个人来说,虽然只帮助了一个海星,但对于这一个海星来说是有用的。这句话“但对这一个是有用的!”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特别关注每一个不同个体的独特性,把孩子看做与成人有着同样人格和尊严的个体,以爱育爱,教育自然就有了应有的情调。

    说到读书,我觉得自己还停留在浅层次的阅读。前些天在网上读到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的王维审老师的一篇文章《教师阅读的本意是什么》。王老师认为:“阅读的本意应该是实现知识自由,就是让自己成为能够随心所欲使用知识的人。”阅读有四个层次:储存、联结、内化、建构。我还要认真学习,坚持阅读,争取让自己的阅读层次不断提高,并能把读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孩子们的健康茁壮成长奠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