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情调》作者是马斯克●范梅南,李树英翻译,这本书并不厚,内容也不是很多,但是每⼀句话每个案例都发⼈深思,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名词情调、敏感、机智、纪律等更是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情调:情调是⼀个怎样的词?情调是美好的。所以教育是美好的。作为一名老师,要始终拥有情调是真的不容易。在日常工作中的种种琐事,总会让我们心烦气躁,着急上火,导致我们的教育就没那么有情调了。但是,有情调的教育才能让教育更美好,教育本身是一片净⼟。我们老师需要有⼀颗保持情调的爱心去教学,也许我们的工作就会变得不⼀样了。那所谓教学的情调又有哪些呢?教室的布置、书本的摆放、光线的明暗、墙上的装饰。以及教师与学生的表情和细微的动作、教师此刻的心情甚至眼神等,这些都会成为改变教育的情调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有多么的重要。
敏感:教育的敏感有⼀些是天赋,但在生活中,也是可以培养的。回想工作十几年,感觉自己有了些许敏感。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是需要有敏感性的。只有足够的敏感度,才能观察到学生的细微变化,包括学生的情绪、学生的状态、学生的心理等等。教育的敏感也让自己更加留意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因为这些点滴慢慢成就了教师职业幸福感。但是感觉自己的教育敏感在随着日复一日的岁月中慢慢减退。我觉得这本书是及时⾬,可以让自己慢慢麻木的心变得更加柔软。
孩子需要被看到,怎样被看到?我们所看到的真的是小孩子真正的需求吗?我们是否在观察孩子,我们是否在倾听孩子并且向他们学习。这⼀切都是是本书启发我们的。
机智:书中讲到教育机智是⼀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个常常思考和相对少思考的人更能在⼀个特定的环境中展示他的机智。
有时候就是⼀句不适合的话,无意中却给融洽的关系带来破坏。特别是跟特殊学生建立的信任是那么的容易打破。教学问题中的反复性⼀直是挑战教育的难题。教学机智还需要懂眼神,了解并且尊重孩子的秘密。有了敏感,还需要机智,机智需要不断地学习。
为了自己拥有更多的教学机智,我想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是我不懈的追求。教学机智很多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每个学生永远是唯⼀的,独特的。书本中的案例作者也没有下很多肯定的结论,他给我们的是反思是追问。类似案例中不同的处理⽅式,只是提供读者自己的判断,因为教育机智的获得是教师运用教育现象学中的处理⽅式去爱。
纪律:书中讲到“纪律是谈论对某⼈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他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原则的方式。”对于低年级所谓的纪律到底是什么?纪律不仅仅是教室里衡量秩序的标准,它也是我们自身行为取向的标准。
老师与学生在⼀起主要不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自己或者做学生的好伙伴。教育者能在关键时刻以教育性的方式去行动。
以书中的两句话作为结语:老师和父母必须首先是好学生,然后才能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一直在成为好学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