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说到努力,潇洒姐说要做到足够努力。有点抽象,这毕竟不是数学题,有具体地数据或者评价机制,能让我们知道我们是不是做到了足够努力。
这两天我遇到的事情给了我一点启示和教训。
我最近在负责起草一个规则。这个规则也不复杂,但是是用于一个大型活动,因此它必然要求形式上要规范,能够代表主办方的形象。同是,它本身作为一个规则,又本质上要求严谨没有漏洞。
这个规则从最初起草到讨论稿,到现在正式规则进入答疑期,全程都是我在负责。8000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仔细斟酌,两个月历经五六稿,改了800多遍,才有了现在的答疑前定稿。
这周四讨论了最终细节,老板说让我尽快把终稿定下来。周五一天,我都在全神贯注地修改规则,在定稿前竟然还找到了两个漏洞,重新措辞,和前辈征求修改意见后,还得到了极大的肯定。
我觉得我很努力啊。怀着孕挺着大肚子,为了这个规则有时候坐一天,腰酸背痛肩膀疼。我也经常请教各位前辈,一个一个建议和意见深思熟虑,对各种措辞权衡利弊,改了这么多稿,在最后一刻还在想方设法完善。
我做完最后修整后,周五下午4点很满意地把终稿发给了一位前辈做最后的审查。
当天晚上10点多,我收到了前辈的回复。一打开文档,我简直懵了。word文档里用修改模式一片标红标绿。
我仔细研读了前辈的修改意见。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修改,而做出修改的仅仅是一句话里删掉一个字,或者加上几个字,或者是加上限定词更加严谨,又或者是去掉某些词不影响理解而更精炼,前后用词的统一和完整,甚至是格式的规范,美观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然而就是这些小小的修改,使得整个规则的质量都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我看着那些修改,我认认真真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再认真一些,再耐心一些,再努力一些,这些问题我能不能发现,做到前辈这个样子。
诚实地讲,我没把握做到前辈这个段位,但是做到比我定稿时的那个版本好是绝对没有问题。尤其那些我们不屑于做的格式和形式问题,我们甚至会觉这种没技术含量的问题为什么要让我们这种技术型人才来解决。如果我们交给别人做,当别人做不好时,我们也会批评他们,为什么你不能认真一点,连最基本的格式都搞不定。
然而,事实是,我们自己做也仍然会做不到最好,而前辈却能像匠人一样做到无可挑剔。
所以,我们总说我们尽了全力足够努力,到底做到什么程度才敢有底气这么说。
这次的事情告诉我,足够努力就是你有没有把你的态度,认真,严谨探到底,你为了拿出一个好成果,你到底做了哪些?还有没有是你可以继续再做的,有没有可以避免的幼稚问题。更重要地是,你能从这些事里得到思考,不断地进步和完善自我。把这种态度形成习惯,慢慢转变成一种能力。
周六下午,我拿着前辈的修改意见一直改到晚上12点,一遍又遍。就在我准备发给老板的前一秒,我放弃了邮件。我觉得应该在明早头脑清楚时,再审查一遍。
果不其然,今天早晨,我竟然又找出了两处问题。努力到底有没有尽头,真的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