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講我們看到子白打了大勝仗,殺敵五佰、生擒五十。得勝之後當然要進行慶功。這一講我們就來看看周天子有什麼重大的表彰,讓子白高興的專門鑄造寶盤來紀念。
我們看銘文:
走亘走亘(yuán yuán)子白,献聝于王。这个“走亘”下面有两个小横划,这是表示重文。横划的地方和上面的字是相同的。我们看现在有人写的书法,他写的字和上面的字一样,就点两点表示和上面的字一样。金文里面就有很多地方,用这样的手法。
“走亘”左边是一个走字,那表示他走的很威武,我们可以说是雄赳赳气昂昂。这样的子白他把聝(guó)献给了王。王是谁呢?周天子,也就是周宣王。
《礼记》里面说,讨伐有罪的人,回来之后要在太学里面奉献祭品,把这个俘虏和首级奉上,来昭告先祖和天神。
聝,它很明显的反映了我们古代战争的残酷。和这个相关的“取”字。
右边是一个手,左边是一只耳朵。就是一只手把敌人的耳朵给取下来,用来计算战功。
在子白盘里面它是一个戈,下面是一只手。到了小篆,左边的是首级的首,右边是表示声音的或。
这个字形虽然在变,但是它表示的意思没有变。都是指把敌人的耳朵给取下来。这个耳朵特指是左边的耳朵,耳朵、人头给砍下来,来计算战功。
《诗.鲁颂.泮水》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这个泮pàn是什么呢?泮是诸侯国的太学。周天子的太学叫辟雍。
郑玄注曰:“馘,所格者之左耳。”
汉代的郑玄特别注释这个在泮献馘,这个“馘”(guó)字,就是把左耳朵给割下来。
献馘于王,就是把这个俘虏、首级献给了周天子。
王下面又有两小横,这又是一个王字。王有什么反应呢?
王孔加子白义
孔,是一个子,右边画了一小撇。这是孔子的孔。孔的意思就是非常大、非常、很的意思。
加,后来写作嘉奖的嘉。特别的褒奖了子白的威仪。这个义后来写成了单人旁的仪。
那么光褒奖就行了吗?还要举行仪式。
王各周庙宣榭 爱乡
周天子他到了太庙的宣榭这个地方,举行盛大的仪式。举行宴饮活动,庆贺子白的赫赫战功。
各,來到。这个各字,它是一只脚往里面来。我们看和这个各字相反的就是出字。出字这个脚的方向和各是相反的,表示出去。王各周庙也是有讲究的。《礼记》里面说:“天子要给有功的人,有德的人爵位和官禄,一定要在太庙举行这样的仪式,来表示自己不敢专断。”
他怎么就不敢专断呢?汉代的班固写的《白虎通义》里面说:“之所以在太庙举行这样的仪式,就表示这样的庆功仪式,是祖先留下来的法度,自己不敢随便地定下这样的制度。”
爰(yuán )乡(xiǎng)
乡,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人跪在那里,中间一个食器,表示面对面的在吃东西。后来我们表示吃东西的时候,下面又加了一个食物的食字。
在这里面举行盛大的庆功仪式。那么周天子有没有发表讲话呢?他说话了。
王曰
曰,是一个口,口外面画了一小横,表示有语言。有话从这里面说出来。和它紧密相关的就是这个甘字和口字。
甘字口里面有一小横,表示嘴巴里面吃了一个很好吃的东西就叫做甘。
那么口字,就是里面什么都没有。外面什么也没有。就像人的口的形状。
白父
父fǔ,父字是一只手,拿着一个东西。后代解释说,父亲拿着一个棍子,来教育不听话的儿子。
郭沫若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就是一只手拿着一个石制的斧头。后来我们又在这个字下面加了斤,就成了斧头的斧。原来的写法就表示父亲的父。因为拿这个斧头的都是比较有力量的,它又作为男子的美称。这里面白父就是一种美称,对子白的一种尊称,美称。
孔显又光
光,就是一个人举着一个火把,表示非常光大。他的战功赫赫,他的品德昭明。周天子这样夸奖了子白之后,有什么赏赐呢?
王赐乘马 是用左王
赏赐给他四匹马拉的车。周代讲周礼。天子乘坐什么车?车上用几匹马?诸侯乘坐什么车?车上有几匹马?都是有定制的。现在天子赏赐给子白用四匹马拉的车,这是一种比较高规格的赏赐。
用,相当于“以”,以是左王,左是左手的左,后来给他加了单人旁,表示辅佐。要单人旁表示辅佐,不要单人旁是专门表示左手。那么还赐给他什么呢?
王赐用弓彤矢 其央
还赐给他彤弓、彤矢。这个带颜色的弓也是天子专门用的。
《三国演义》里面,曹操他随着汉献帝去打猎。那里面天子用的那个箭就是金鈚箭,而曹操是不能用的,但是曹操却用那个来射箭,别人看到金鈚箭剑中了猪就高呼万岁。曹操他也不谦虚,表明他有僭越之心。
但这里子白不是,子白是受到了周天子的特别恩待,给他铜弓铜矢。赐给弓矢象征着什么呢?象征着他可以征伐。哪个地方有不服有叛乱,子白就可以率军征伐。这个铜弓铜矢,它的颜色是什么样子的呢?
其央
其央,央就是鲜艳美丽。就是说它的颜色特别的鲜艳,特别的漂亮。还赐给他什么呢?
赐用戉 用政蛮方
赐给他钺,这个钺就是大斧头。
象征着他有刑杀的权利。相当于后代的尚方宝剑一类的。用这个钺去征讨蛮方。
政,这个政治的政在这里面是一个通假字。通“征”。去讨伐蛮夷的部落。
最后是两句铭文里面经常见到的话。
子子孙孙
子和孙下面又是两横,表示这是重文,和上面一样。
孙,孙字,我们看特别形象。
左边是一个子,右边是一个丝,表示这个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就像那个绳子串的那一串一样,永远没有穷尽。
万年无疆
万,这个万字,它实际上是一个蝎子。甲骨文非常形象,就是蝎子的写法,后来稍微变了一变。下半部分的左边右边,加了一个装饰性的笔划,慢慢就变成我们现在萬字的写法。
萬年無疆,這是表示祝頌的話。就是永遠沒有穷盡的意思。
疆,在金文裡面,它不要左邊的這個弓。
不要左邊的弓,再加一個土它都是疆。也就是中間一個田。田中間加上橫划表示田地的分界線。就是畺。後來加上弓,表示用弓守衛這個畺,再加上土,就把它這個疆土的意思凸顯一下,就變成我們現在寫的疆土的疆。
通過子白盤,我們可以瞭解到古代戰爭的情況,也瞭解了與之相關的獻俘儀式,表彰等級等禮制方面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到周禮在古代的生活中是多麼重要。我們通過前面甲骨文和金文的選讀,也認識到我們中國三千年前的古老文字,這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
我們這些古老文字是怎樣產生的?又是怎麼變成現在的文字的?他們又有什麼樣的結構規律?想要明瞭這些問題。請關注下個系列的課程漢字。
从明天起学習武漢大学古代漢語進入第三周,課程是理論知識,有五節課時。第一、二節課是漢字六書理論上下,第三、四節是古書用字上下,第五節是从“羊”看漢語概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