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的断章原为长篇中的一段,后独立成章,第一次学是在中学课本里。全诗一共四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记得那时老师提问,问这些东西是什么关系,很多人答是互补,互为别人眼里的风景,互相给予陪衬装饰,简直美好得不要不要的,那哪都是美妙的风景,一片自然和谐的景象。面对这么千篇一律的正确答案,有着另一个答案的我不敢发言,因为我的答案是利用。虽说用利用来形容不是很好,但是仔细想想确实是那么回事。你看风景,利用风景的美让自己放松,别人看你,也许他觉得你是在那里等某个人,也许准备上演一出断桥相会。你利用明月装饰窗子,而你也许正出现在别人的梦里。不就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利用么?可是那时的我正处在一个追求正确答案的阶段,毕竟考试时问到这题我也只敢答互补。
时隔经年,再次看到这首诗的时候真心不知道编课文的人是怎么想的,怎能让这种半头不尾的诗出现在课本里,还让大家学习呢?学习什么呢?朦胧美还是病态美?这四句前面一句和后面一句是不是算跳空高开?逻辑上是怎么搭配的呢?前面一个是第三人才能看到的,后面一句,还有透视梦的功能了?看出互补了么?没有,依旧利用。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不过是一场友好往来的利用。人和物的利用关系大家都接受,利用洗衣机洗衣服,利用食物填饱肚子,完全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只是人和人之间,我们可以把这层关系批上各种的外衣,加上一些好听的名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十分不一样了。其实最简单的就是生意人之间,大家互相利用,一起发财,但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合作。
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是比较排斥利用一说的,因为儒家思想要传播,都是从游说帝王开始,希望思想的传播能够自上而下,明明就是利用帝王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但是能直接说么?儒家知道帝王又不傻,所以每次用理论劝人的时候都说这样做了对帝王有什么好处,帝王觉得有道理,就这样做了。儒家就这样通过自上而下的洗脑,让儒家思想统治中国数百年,而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就成了负面的词语,人们生怕别人知道自己在利用别人,反而不那么诚恳了。
利用其实挺好的,一个人活得没有什么利用价值的时候是挺可悲的。特别是在工作中,如果你无足轻重,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很可能被职场无情的淘汰。
但人也不能太功利,处处想着如何利用别人,榨干别人的剩余价值,这样的人注定是在大环境下不受欢迎的人。想要做一个受欢迎的人,那就应该要处处成为可以被别人利用的人,对他人有价值的人,这种人就是那种有奉献精神,乐于助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