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高校 第三部分|第十四章 暗涌

李墨收到林小柔的求救短信时,正在法学院图书馆啃《宪法学》笔记。屏幕上的几个字让她差点打翻咖啡,吓了坐在旁边的王晓楠一大跳:”救命!爸妈安排了相亲,今晚六点,悦华酒店,你能来吗?就当是我闺蜜。”

“哦吼,这下有好戏看了。”王晓楠兴奋地说道。

李墨的手指在键盘上悬停了几秒。她知道林小柔父母对女儿和陈挺的恋情一直持保留态度,但没想到会直接安排相亲。更让她犹豫的是——这事陈挺知道吗?

“陈挺也来。”仿佛猜到她心思似的,又一条消息弹出,”我爸妈故意的。”

悦华酒店水晶吊灯的光芒刺得李墨眼睛发酸。她跟在林小柔身后,感觉自己像个蹩脚的配角。林父林母已经等在包厢里,旁边是个西装革履的年轻男子,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腕表在灯光下闪着冷冽的光。

“这是我闺蜜李墨。”林小柔干巴巴地介绍,”法学院学妹。”

“李明宇,小柔的青梅竹马。”男子起身握手,笑容标准得像杂志封面,”刚读完斯坦福MBA回国。”

李墨注意到他刻意略过了陈挺。林母接过话茬:”明宇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现在在华尔街投行工作,年薪百万起。”她意有所指地看了眼门口,”怎么,你那个'朋友'不来了?”

话音刚落,包厢门被推开。陈挺站在门口,白衬衫的领口微微汗湿,显然是一路跑来的:”抱歉,刚结束实习面试。”

李墨第一次见识到什么叫”空气凝固”。林父的眉毛抬到了发际线,林母的嘴角抿成一条直线,而那位李明宇——李墨发誓——微不可察地整了整领带。

“坐吧。”最终是林父打破沉默,示意服务员加椅子。

接下来的晚餐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李明宇”不经意”提到他在纽约的公寓和常春藤人脉;林母则不断追问陈挺的实习薪资和职业规划;而林小柔全程死死攥着餐巾,指节发白。

“陈同学对未来有什么规划?”李明宇切着五分熟的牛排问道,”听说国内律师起薪很低?”

“够生活就好。”陈挺平静地回答,”我比较关注刑事辩护领域,尤其是弱势群体权益保护。”

“理想主义。”林母轻笑,”年轻人总要面对现实。对了,小柔下学期可能去哥伦比亚大学交换,你们学校有这个项目吧?”

李墨看到陈挺的筷子顿了一下。这事他显然第一次听说。

“妈!我还没决定呢!”林小柔抗议。

“一年交换,回来直接申请美国名校。”林母自顾自地说,”明宇可以帮忙写推荐信,他在那边人脉很广。”

陈挺放下筷子,声音很轻但很清晰:”学术深造是好事,小柔应该抓住机会。”

桌下,李墨看到林小柔的手悄悄握住了陈挺的。

甜点上来时,李明宇开始谈论他在阿尔卑斯山的滑雪经历。陈挺礼貌地听着,偶尔应答几句,但李墨注意到他的目光不时飘向窗外——那里有个外卖小哥正冒雨送餐,电动车在酒店门口打滑,差点摔倒。

“...所以明年我打算在瑞士买套度假屋。”李明宇总结道,”小柔要是去美国,假期可以飞过去玩。”

“谢谢,但我对滑雪过敏。”林小柔甜甜地说,”尤其是瑞士的雪。”

回校的出租车上,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林小柔坐在中间,左手是面无表情的父母,右手是沉默的陈挺。李墨坐在副驾驶,恨不得把自己缩成一团。

“就送到这儿吧,谢谢叔叔阿姨。”车停在校门口,陈挺礼貌地道别。

林父点点头,林母则直接对女儿说:”周末回家一趟,有事商量。”

等车开远,林小柔终于爆发:”他们怎么能这样!故意当着你的面...”

“他们只是关心你。”陈挺叹了口气,”哥伦比亚确实是好机会。”

“所以你希望我去?”林小柔的声音突然变小。

陈挺望着远处图书馆的灯光:”我希望你...做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李墨识趣地告别,留下两人站在樱花树下。回宿舍的路上,她回头看了一眼——月光下,两个身影紧紧相拥,林小柔的肩膀微微抽动。

第二天清晨,李墨在食堂遇到了眼睛红肿的林小柔。

“决定了,”她搅动着碗里的粥,”我不去交换。”

“因为陈挺?”

“因为那不是我要的生活。”林小柔抬起头,”我妈总觉得钱和地位最重要,但你知道吗?昨天那顿饭,李明宇说了58次'我',而陈挺一直在帮服务员捡我们碰掉的餐具。”

李墨正想回应,突然被一阵骚动打断。周明风风火火地冲进食堂:”紧急情况!赵岩要上台表演了!”

“什么表演?”李墨一头雾水。

“校园音乐节!物理系报了个钢琴独奏,演奏者赵岩!”周明激动得手舞足蹈,”我们跟了他两年,不知道他会弹钢琴!”

大礼堂已经座无虚席。李墨跟着周明挤到前排,看到陈挺和张子豪已经占好位置。张子豪难得穿着休闲装,而不是标志性的名牌西装。

“赵岩呢?”李墨小声问。

“后台。”陈挺指了指舞台,”我们今早才发现海报,立刻通知了所有人。”

灯光暗下,主持人宣布下一个节目:”物理系赵岩,钢琴独奏《月光》。”

当赵岩走上台时,全场一片哗然——这还是那个永远躲在书后面的物理宅吗?他穿着合体的黑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甚至摘掉了那副标志性的厚眼镜。

琴声响起的那一刻,李墨感到一阵战栗。那不是普通的学生表演,而是专业级别的演奏。赵岩的手指在琴键上飞舞,月光般的旋律流淌而出,温柔而忧伤。礼堂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意外的才华震撼。

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赵岩僵硬地鞠了一躬,正要退场,突然看到前排拼命挥手的室友们。他愣了一下,然后——在李墨记忆中第一次——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所以,”庆功宴上(张子豪强行把赵岩拖到了校外最贵的餐厅),”为什么瞒着我们?”

赵岩推了推重新戴上的眼镜:”你们没问。”

原来赵岩出身音乐世家,父母都是著名钢琴家,从小被按在琴凳上长大。高考那年,他偷偷报考了梦寐以求的物理系,为此和家里几乎决裂。

“我以为...逃离音乐就能找到自己。”他盯着餐盘,”但昨晚路过琴房,没忍住...”

“所以你这几年放假不回家,是因为...”周明恍然大悟。

“练琴。家里有台斯坦威。”赵岩难得说了长句,”父母不知道我还在弹。他们希望我'迷途知返'。”

陈挺若有所思:”那你现在...”

“我想通了。”赵岩抬起头,”物理和音乐,我都要。”

这晚之后,赵岩似乎变了个人。虽然依旧话少,但开始主动参与宿舍活动,甚至答应教张子豪弹《小星星》。而陈挺团队则多了一项新任务——帮赵岩与父母和解。

“我们需要一场音乐会。”林小柔兴奋地提议,”邀请他父母来听。”

“场地交给我。”张子豪掏出手机,”我家酒店有个音乐厅。”

“技术支援我来。”周明举手。

“我写解说词。”林小柔眼睛发亮。

所有人都看向陈挺。”法律方面...”他刚开口,大家就笑了。

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与此同时,林小柔家的”战争”却升级了。林母得知女儿拒绝交换机会后,直接杀到学校,在文学社公开课上当众质问:”是不是那个农村小子不让你去?”

“是我自己的决定。”林小柔咬牙坚持。

“你被爱情冲昏头了!”林母气得声音发抖,”他给你什么了?一件手织毛衣就把你收买了?”

正当局面难以收拾时,一个意外的救星出现了——陈挺的母亲,那个只在电话和包裹里存在的茶园女人,拎着一大袋山货站在了教室门口。

“亲家母?”陈母浓重的方言口音让全场寂静,”俺来给小柔送新茶,正好碰上哩!”

李墨永远忘不了林母当时的表情——像是吞了只活青蛙。两位母亲在众目睽睽下”相谈甚欢”,一个用标准普通话谈论哥伦比亚大学的学术资源,一个用浓重乡音讲述陈挺为攒学费凌晨四点起床打工的故事。

“...娃儿六岁就晓得帮俺采茶,手上全是茧子,还笑着说'不疼'。”陈母抹着眼角,”他爹病了那会儿,娃儿一天打三份工往家寄钱...”

林母的表情渐渐软化。当陈母掏出亲手做的鞋垫,非让林母试试”合脚不”时,连旁观的李墨都鼻子一酸。

这场意外的会面以林母邀请陈母”喝杯咖啡”告终。没人知道她们谈了什么,但当晚林小柔兴奋地打电话告诉李墨:”我妈松口了!她说...可以考虑让陈挺来家吃饭!”

音乐会那天,赵岩的父母如约而至。当看到儿子在台上娴熟地演奏《春日谣》时,赵母哭成了泪人。更令人惊讶的是,中场休息时,赵岩用PPT展示了他对”声波物理”的研究成果——音乐与物理的完美结合。

“我们错了。”赵父在台下紧握陈挺的手,”谢谢你让我儿子找回自己,也找回音乐。”

活动结束,团队庆祝到深夜。回宿舍的路上,李墨听到陈挺和林小柔落在后面小声交谈。

“哥伦比亚的事...”陈挺的声音很轻,”我查了申请截止日期,还有两周。”

“我说了我不去。”

“但你应该去。”陈挺停下脚步,”一年而已,我可以攒钱去看你。”

“你认真的?”林小柔的声音发颤。

“我查过了,纽约飞北京往返最便宜的时候只要...”

林小柔突然吻住了他。李墨赶紧加快脚步,但那个画面已经刻在脑海里——路灯下,两个相爱的人紧紧相拥,未来的距离不再可怕。

第二天,李墨在图书馆遇到了正在填申请表的林小柔。

“决定去了?”

林小柔点点头,眼睛亮亮的:”他说会等我。”

李墨突然明白,真正的爱情不是互相束缚,而是帮助对方飞得更高。就像陈挺常说的——法律不是禁锢,而是守护;爱情也一样。

窗外,初冬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校园里。樱花树已经凋零,但李墨知道,来年春天,它们会开得更加绚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