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妈妈的回忆(之五)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九六五年,眼看初三毕业了,学校把各班不准备升学的同学另外编成一个班,叫作“就业班”,我也在这个班,因为我想早点参加工作,好减轻父母的生活重担,最初,学校还安排我们学些实际技能,例如打算盘,其实这在小学时就学过加减法,这下又学会了乘除。可是没多久上边就来了通知,“就业班”集体看电影、听报告,内容都是“上山下乡”,都是模范人物,像董加耕、邢燕子等。有一天还去人民大会堂听北京市长彭真做报告、听内蒙的领导讲话,总之是号召我们上山下乡,并且学习讨论毛主席关于“上山下乡”的指示。妈妈当然不同意我下乡,可我搬出毛主席的语录,她就无话可说了。

下乡了,我被分到巴彦淖尔盟临河县 狼山公社民强二队,开始了我的下乡劳动生活。第一年,我们的粮食蔬菜都是生产队里供应,队里还派了一位大娘帮我们做饭,小组的女生就轮流跟着学做饭,小组里一共16个同学,8个男生,8个女生,我是第一个学做饭的,因为我岁数小、个头矮,同学们都叫我“小豆子”。这里的人说话口音特别,我们刚来听不太懂,好容易听懂了吧,东西的叫法又不一样。有一次,我和大娘一起做饭,大娘让我把“铁丝”给她拿来,我到处找也找不见,心里还在想:做饭要铁丝干嘛呀?忽然又听大娘说找见了,我一看大娘手上拿着炒菜铲子,哦,原来“铁丝”就是铲子呀!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山下乡 是那个时代中国的国情,因为城市的工业没有很好地发展,没有那么多工厂,无法安排这么多的劳动力,怕城市容纳不了这么多的富余劳动力而提出来的群众路线运动。加上毛主席发出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指示,所以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什么是写作种子?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能够激活学生的写作体验,能够把学生带进并且能够推进学生写作过程的写作...
    氤氲兰香阅读 1,123评论 0 3
  • 隐约记得,刚开始学写作文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作文题目:长大后,想做什么? 回答有很多:有老师,有警察,有飞行员,有科...
    _听风099舒卉阅读 203评论 0 1
  • 做乐窝已有一段时间了,在不断完善不断尝试不断思考乐窝的细分定位。最早是看到国内租房市场的混乱,希望做一个东西来帮助...
    杨硕阅读 469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