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掉入到争对错的“竞争和权力游戏”里

共读第260天  《被讨厌的勇气》第8天

1、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自卑感与竞争有关。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因为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胜者和败者

(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产生。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看是随时会愚弄、嘲讽、攻击甚至陷害自己、绝不可掉以轻心的敌人。)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生活中有很多人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但是“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读到这里,不由得想到了开播前桑桑送我的那句话:反正大家都不认识我,反正大家都认识我了。我所认为的容貌焦虑,我所认知的不会收拾自己,在意的,其实只有自己而已。因为最终我发现,现在来直播间里支持的,都是自己要好的朋友而已。

在她们眼中,喜欢的就是本真的那个我。而对于不喜欢自己的人,再怎么努力也不太容易让他们喜欢上自己,所以最终的落脚点,又回到了“你是否喜欢自己"身上。

明确了这一点,对这个世界的友好就又回来了,对别人来“请教”自己或给自己提意见,便能持完全接纳的态度,真正体验到前面所讲的“我们不同却平等”是什么概念,再做事儿也变得松弛没那么多患得患失了。

而一旦不再将与外界的关系定义为竞争,就可以做到随喜赞叹他人的成果了。最大的好处,便是能虚心请教,大步朝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了。

2、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

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那个人隐藏的“目的”。不仅仅是直接性的当面辱骂,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

(斗争,是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不要上任何挑衅的当。)

权力之争中,败下阵来的对方会很快转入“复仇”阶段。(孩子遭受过父母的虐待,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自残等,他们隐藏的目的,是要报复父母,让父母烦恼、惊慌等)

这一小章节似乎有些烧脑,结合前面的“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好像可以容易理解一些。

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总是在与别人玩掰手腕的游戏,最终除了累,好像也留不下些什么有意义的了。

所以,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不可以上当,别让情绪脑占了主导地位,而是要回归理性,以便做出双赢的举动。

就像佛佗在对待准备找他茬儿的那个人的时候说的:如果有人带着礼物来找你,而你并没有接收这个礼物,那这个礼物会去向哪里?

还是在对方手里。

3、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

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

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而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之前会掉入到“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就说明是我错了,所以总会找一堆的理由和借口来证明我没错。如今想来,的确是耗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了。

对了如何?错了又如何?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达成目的?还有没有更温和的方式达成目的?这些才是更重要的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