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再无袁隆平:看到大家吃饱午饭,我可以安心地走了

令人敬爱的袁隆平院士走了。

5月22日下午13点07分,袁隆平因病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1岁。

尽管医院全力救治,家人在床边唱着他喜欢的《红梅花儿开》,

期盼他能够睁开双眼,但最终还是没能迎来奇迹。

据说他走后,连医护人员都纷纷痛哭。

农学院的教授们听到噩耗,也是哭得不能自已。

听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止不住地悲痛。

多么希望,这是假消息……

在5月22日上午就有媒体传言袁公去世的消息,

上午11:16,澎湃新闻发出辟谣:

老人家没有逝世,只是身体状况不太好,在住院。

大家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幸好是假新闻,袁老没事就好,

那么好的老先生,肯定能活到100岁!

但没想到当天下午13点07分还是迎来噩耗。

这一次,是真的。

你要在众人簇拥下离去

“不了,孩子们正在吃饭呢”

当我打开微博,看到那句,

再等等,让孩子们安心吃完这顿中午饭吧。

忍不住瞬间泪崩!

四海之内,稻穗低垂,

但世界上最关心我们盘中餐的那个老人,走了。

下午16时许,灵车缓缓驶出医院,无数人自发冒雨送别袁老。

司机停下车辆鸣笛,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

追着车悲恸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看到这里,终于没忍住,泪如雨下。

这一刻,举国皆悲,无数人共同缅怀这位“国民偶像”。

您花费毕生精力为黎民百姓守护粮仓和饭碗,

我们却只是心怀敬慕,并不时常想起。

直到这个午后,惊闻您已孤帆远渡,

众生穿越繁华来送您,才惊觉:

丰衣足食数十载,还欠你一个鞠躬。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这位素未谋面的老人,

已经养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庇护我们长大。

有网友说:“我好像与他有一面之缘,在课本上,在饭桌上,在人间里。”

可就是这一面之缘,足以令我们将袁隆平永远铭记。

一位91岁的老人,

为何能得到百姓如此爱戴?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经历了全国范围的饥荒。

袁老此生都不会忘记那时的饥饿感:

“刚吃完饭肚子就饿了,

有时候用糠来代替米,越吃越饿,一天到晚就想着吃饭,根本吃不饱。

吃不饱身体就没有能量,双脚松软无力,浑身冰凉,那个日子真的很难受。”

而最让他无法释怀的是:

“那天我走在路上,我亲眼看见5个人倒在路边,他们都是饿死的。”

他说:“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要研究水稻,要让每个人都能吃饱饭。”

在曾经那个饥荒年代,一粒粮足以关乎国家兴衰,

是袁公把我们从饥饿中解救了出来。

他曾备受质疑和嘲笑,他认为水稻有天然的杂交优势,

在当时,这样的试验与主流遗传学理论截然不同。

于是很多人嘲笑说:袁隆平根本不懂遗传学!

他曾多年研究,毁于一旦,

“所有的秧苗都被人连根拔起,甚至连挽救的机会都没有留给我们。”

这件事导致袁隆平的试验推迟了整整3年。

面对险恶的人心,看不到希望的前路,

他说:“有困难,有坎坷,你要发奋图强才行。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要与困难作斗争。”

他在废井里找回5株株苗,离开刚出生3天的儿子,

提起行李,去到南方,找寻“野生不育株”。

整整7年,他一心扑在水稻上,没能回过家。

十年研究,前八年都是失败,

他却说:“在千百次的失败中,我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这样的一生,苦吗?

袁老说:“苦,可是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苦也值得。”

1973年,袁老的赤诚付出终于迎来了收获。

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每亩地的产量增加了100斤左右。

那一年,他已44岁。

中国人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美国、日本等当时科技发达的国家,

从1926年就开始投入大笔资金、设备,研究杂交水稻的培育,

然而几十年过去却一无所获。

当他们听闻中国人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先是质疑、震惊,

确认这一消息后,赶紧打听是谁,

没想到得到的答复却是:一名乡村老师。

这对他们的“打击”不言而喻。

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会议上,

所长斯瓦米纳森先生亲自引导袁隆平走上主席台,

随之屏幕上出现袁隆平的头像和“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

全场起立,掌声雷动!

为表彰他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他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还有一颗小行星

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如今,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已获得了无数次突破,

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更造福了全世界人民。

他一生的付出,使得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1%的人口。

他把水稻当做孩子,天天下田观察。

哪怕是身体不适,他也从不缺席。

今年3月,91岁高龄的袁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了一跤,被紧急送至当地医院,4月初转回长沙接受治疗。

入院之初,袁老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

有一次,护士说28℃。

他急了,“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回忆当时的场景,一位医务人员忍不住哭泣:

“他自己身体那么不好了,还在时时刻刻关心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

就是这样一位不忘初心,为国家奉献所有的科学家,赢得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和敬爱。

风吹麦浪

是袁老的灵魂回响

袁老曾说:

”很久之前,我曾做过一个梦。

梦里我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满眼的稻谷都是金灿灿的,

夏日里天气热,我和助手们就拿着蒲扇,坐在稻穗下面,静静乘凉。”

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

我相信,这盛世终会如您所愿。

袁老去世那天,很多人看到天上出现彩色祥云和麦穗状的云彩。

在人间播种子,在天上撒甘霖。

您一定是去天堂守护我们了吧。

最让人泪目的是:

央视记者哽咽着说:袁隆平院士走的很安详,他嘴角上扬,面带微笑离去,好像只是在睡午觉一样。

是的,袁公是看到大家吃饱午饭后,才终于微笑着安心离去。

您走以后,每当我们举箸之际,

都会想起,这碗里的软糯香甜,其实饱含着一位老人毕生的心血!

我们永远会在端起饭碗和麦穗低垂的时候怀念您,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88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5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1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8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1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2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4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39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02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8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