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名将如云,其中命运遭际最牵人心怀的,实在是一去不归的李陵。
霍去病长驱匈奴三千里,血洒疆场,成了完美英雄。马援燕然山刻石记功,昭告天下,自此流芳千古。飞将军李广有功未封侯,最后自杀辞世,总算保住了一世英名。只有李陵埋骨异乡,一代名将几乎落下千秋骂名,让人感慨不已。
生于陇西的名将世家,李陵和他的祖父李广一样,有天下无双的才能,也饱受天下无双的争议,但他们都是旷世难遇的大英雄。烽火不息,少小从军,沙场来去,渐露峥嵘,李陵男儿丹心,唯愿报国。
然而,一场并不重要的战役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以五千荆楚步兵,战数万精锐铁骑,李陵出其不意,屡布巧阵,大挫敌军。几个回合之后,匈奴不知汉军虚实,双方相持不下,进入胶着状态。
历史好像总爱和人开玩笑,或者说它愿以冷幽默对世人进行残酷的讽刺。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正义和庄严,但在最关键的时刻,它总是让小人得志。壮士长戈,侠客短剑,都不敌变节者的片语只言。当汉军的一个被俘校尉告诉单于,李陵孤军深入并无后援时,本来焦头烂额的单于欣喜若狂,他成功地组织了对李陵的战略合围,李陵几遭覆灭,他的军士只有四百人逃出,冒死回到汉境。
李陵归降,他只能在苟且隐忍中了却残生。
李陵为什么要投降呢?
怕死吗?绝不可能,战士军前轻生死,这是血性军人最基本的操守。忠臣义士云集的古凉州民风,是把气节风骨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贪荣华吗?匈奴能给予的能是怎样的荣华,而这恰恰是大义在胸的男儿最不齿的。带湖湘子弟深入穷漠,一支孤军,无力回天,李陵在放下武器的那一刻,心底该起了多少波澜,该有多少乱云飞渡,愁思如海?
我在想,可能是不想让存活下来的兵士遭受羞辱吧!李陵也许如李广,他爱士兵如子,士兵视他如父,所以拼死力战,一则报主帅知遇之恩,二则是战士献身之任。李陵如死,那冲杀不出的兵士便成匈奴的奴隶甚至猪狗,在士可杀不可辱的念头驱使下,他们很可能自己横剑喋血大漠。李陵如在,等于孩子有了依靠,迷茫者有了主心骨,虽然难以活得光鲜,最起码可以正常过岁月了。
有人可能会说以二百兵士之故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这哪里是壮夫所该为?可穷途末路下,谁能给他们送去半点朝廷真情?塞鸿不飞,边草只黄,没有人发兵使救,战士们爱朝廷,朝廷爱他们吗?
李陵投降的原因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他在异地的心境。那会是怎样的千回百转欲说还休呢?
我有一连串的疑问:《汉书》中说李陵劝降苏武,根据在哪儿?班固真的到那万里绝域采访,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吗?如果这是经从匈奴归来的使者口口相传,又怎能服人?以李陵的见识和襟怀,他怎么会劝说自己的同胞投入敌人的怀抱呢?那篇《答苏武书》,怎么会是李陵的作品?一眼就能看出是后人的伪作,竟然把天下人骗了千年。
李陵初降时一定有归汉之心,他绝对是在相机而动。一有音讯,拍马便归。但汉武帝对他灭门九族,彻底断了李陵的归路。再退一步,即使他真的归来,朝廷能放过他吗?匈奴单于倒是欣赏这位败军之将,配以女儿,委以重任,可李陵没有参与或指挥一场匈奴对西汉的战斗。志士之心,只能交于天山月昆仑雪。栏杆拍遍无人会,断鸿声里看吴钩,真让人想长剑刺破青天,让山河寸寸折断了。
李陵一定会在苍茫的深秋或皓月的春夜登临南望,他心中的苦痛不能向任何人述说。家园青山只能入梦,亲人知交早已不再,故国将他抛弃,异域难以融入,他只能成为荒野上一个无所归依的孤客,继续着没有尽头的天涯苦旅。何处知消息,无人到凉州。家国梦已碎,身虽在而心死,如果这时真的给他一柄倚天长剑,他该去刺向谁呢?
追问良心,拷打灵魂,李陵的心恐怕片刻也难以安宁。他是否知道,自己这个虽生犹死的军人,能理解他的竟是远在长安的文弱书生司马迁。众口一词,皇帝淫威,只有太史公拍案而起,为他抗争,说他曾有国士之风,虽古名将不过。司马迁因此惨遭宫刑,忍受奇耻大辱。难道是这个再不能谋面的知音,成为李陵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吗?
李陵之降,其情可原,其责难免。我们对他的不幸深表同情,对他的失足只能无奈沉吟。一页页青史,就这样写满了悲凉和叹息。将军百战声名裂,河山休望,回头万里,故人长绝。隔着两千多年的时空,我们唯有临风怀想,空发浩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