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APP提醒有个包裹待取,于是到小区门口时,顺道去物业办公室取。会是什么?唉哟,一时竟想不起来。边走边拆。打开一看,呀:一叠信笺,几个信封。何时下的订单,怎么买了这些?
莫不是那天深夜想起旧时的一沓书信,便神游到了TB。竟毫无印象 。
凝视着书桌上的这些信纸信笺,竟然有些恍惚……
“是我的,给我。”“有我的吗,快看看。”“太好了,有我的信。”“唉,怎么又没我的信啊”……班级里分信的那一刻,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记得那时拿到信时,总舍不得先拆,而是把信封平平的放在桌上,先端详信封上的字。字体透露的信息太多:洒脱舒展的,可见书写时心情愉悦;拘谨刻板的,可见是压抑着写的。若潦草随意,则心不在焉;若字字工整,则慎重万分。
拆信是个艺术活,绝不可胡乱撕开。竖起信封,抖几下,让信纸尽可能往下掉,以免打开封口时会碰到。压平整,沿着边线,看准了,用刀片轻轻一划。待一个齐齐的口子就出现,信纸方才显现。
哇,瞄见信纸叠成了特别的形状,笑就藏不住了。顺着印痕,一点点摊开,直到摊平整张信纸。
写了什么?
写了什么,有什么重要的。
你知道TA给你写信了:TA写信TA落款,TA叠信纸,TA填好信封,TA小心翼翼封口,TA贴邮票,TA投递;然后,TA盼你收信,TA想着你读信,TA开始等你回信。
整个过程,细枝末节,点点碎碎,全部都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念想,单纯,清新。
重要的是这个,这个才是重要的。
正因为知道这个,读信就成了一种仪式:隆重也庄重,一个人静悄悄的虔诚地完成。
……
如今,云中谁寄锦书来?是有了更好的方式了吧?手机电话邮箱QQ微信,这些是更好的方式吗?
哦……怎可能是更好的方式。简单了,也粗糙了;方便了,也浮躁了;快速了,也麻木了。
……
而那些书信里的文字带着生命的体验,带着情感的温度,总能让旧日一一重现,令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