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行看来,经济学好似一座高塔,外人只能仰视。但经济学实质上是一座平房,生活作息都在其中。其思维方式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买菜购物、买车买房,大到物种竞择、人类演化。但在关键议题上这种思维方式仿佛匿迹了。
比如,歧视。
歧视这种行为在任何地方、任何地方都存在,不因法律而停止,不因道德而匿迹。如果想真正明白歧视行为者的动机,除了道德批判,我们还需要理性的分析。恰好经济学的兵器库里就有这么一件趁手的兵器——收益成本分析法。
首先我们要明白歧视和成见、偏见不同。后者是一种态度,前者是这些态度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被转化为歧视行为。前后双方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偏见和成见较多的地方歧视可能很少。这些主观态度在多大程度上转化成行为,取决于成本。如果成本很大,歧视就会被掩藏起来。例如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一支橄榄球球队签下了历史上第一位黑人球员,但是雇主却是个地地道道的种族主义者。常理度之,简直不可能发生。其实背后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该球队缺乏进攻,而黑人球员的迅猛进攻正好可以弥补短板。
一个种族主义者签下黑人球员,没有种族观念的人却不愿雇佣少数族裔,这些情况并不存在内在的矛盾,往往是我们思虑欠缺。任何因果分析中,原因从来不会只有一个,找到那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才是关键。在此例中,除了考虑偏见外,还要考虑他们做出决策时面临的成本。事实上,成本比信仰、感觉更有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成本并非一成不变。
二战前的波兰,有很大比例的犹太人从事医生这个行业。奇怪的是,他们大多在私人诊所,而公立医院则很少见到犹太裔医生。为什么二者会有这么大的区别?答案是双方面临的成本不同。当公立医院不想雇佣犹太人,它有两个选择:高成本雇佣非犹太人,或者雇佣比犹太人差的医生。无论如何,公立医院都面临着额外的经济和医疗成本,不过这些成本不是由歧视行为者买单,而是纳税人和病人,他们承担经济成本和医疗成本。在私立医院,这两类成本都由病人自己买单。利益当前,种族主义什么的都是浮云。
波兰还有一种费解的现象:种族歧视严重的地区,少数族裔却有更好的工作机会。
巧合的是, 种族歧视不严重的地区,劳工组织也更强大。正是这种强大的工会组织通过谈判提高了工人们的工资水平。按常理来说,这似乎是一件好事,熟悉了前面的分析的读者一定会警觉起来:这里面有坑?
这里确实有坑,但并不是故意为之,而是好心办了坏事。因为工会谈判的工资水平高于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工资水平。这对于老板来说就有了裁员的理由。另一方面,劳动市场的求职者过多,老板拒绝少数族裔的成本就降低了,因为他有非常多的求职者。而在歧视严重的地区,情况正好相反。
在这些例子中,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就是是否存在竞争以及决策者花的是自己的钱还是别人的钱。如果存在竞争,歧视成本就会很大,例如在竞争性的就业市场中,雇主不雇佣更合适的少数族裔,他面临的生产成本会增大——要么减少订单,要么支付给多数族裔更多报酬;如果工资存在管控,雇主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歧视。如果花的是别人的钱,歧视行为同样会扩大。
以上的诸多分析,看起来总有种为歧视翻案的嫌疑。有了这种疑问,就可以引出最后的分析——分清真假歧视。
在很多关于歧视的论述中,持相反意见的人经常把个人自身素质的差异与外界强加的障碍混为一谈,因此那些资质不佳的人常常被认为遭到歧视,其实是他们实力不足。
在智力测试 中,如果一个群体比另一个智商高,这种测试就被认为存在歧视。事实上群体之间存在兴趣、成长背景存在差异完全是合理的。一个群体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另一群体在另一方面具有优势,本就是客观事实。就智商群体差异而言,这个争论贯彻历史,但是这个易争议的问题和歧视关系不大,因为出生时并不会遭到智商的歧视,而可能面临歧视时,智商这个先天变量却被后天表现出的能力掩盖。
我们使用某个词汇时,实际上不可能确定再多大程度上和歧视有关,因为这个词汇是歧视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