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研究哪些问题
- 劳动市场歧视的定义与测量
- 劳动市场歧视形成的原因(理论)
- 反歧视法的效果
劳动市场歧视的定义与测量
-
是否与性别、肤色、族裔相关的工资差异都是歧视?
几个造成工资性报酬差异的例子:
- 教育水平差异
- 如果女性教育水平低于男性,那么女性工资平均水平低于男性并不一定意味存在歧视
- 工作经验
- 女性因为生育和养育孩子离开劳动市场导致的工资水平低也不一定是歧视
- 职业差异
- 高收入行业女性从业比例较低
- 需要知道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职业分布,自愿选择还是被动选择
- 美国性别工资性报酬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来自职业差异
-
前劳动市场差别(Pre-market difference)
因为进入劳动市场之前的差异形成的工资差异叫前劳动市场差别。不过即便所有工资差异都来自与前劳动市场差别,也不意味着社会就无需继续关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仍可以追问这种差异如何形成,比如为什么男女在教育水平上会有差异。
经济学区分这两个概念是因为歧视和前市场形成的原因不一样,社会对这两个问题开出的药方也不一样。
- ** 经济学对劳动市场歧视的定义**
生产能力(单位时间能够生产出的产品数量)相同的劳动者,因为性别、种族或者肤色等不同导致的劳动报酬不同,就是劳动市场歧视。
按照这个定义,一些经常被称作“歧视”的现象经济学认为并不是“劳动市场歧视”。比如外貌身高导致的工资不同是否应该被称作歧视,需要看外貌和身高是否能提高产出,很显然不同工作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一样的。
- 测量歧视需要注意的问题
按照经济学的定义,认定工资歧视需要比较工资率(wage rate,单位时间的报酬),而不是工资性报酬(earnings,等于工资率乘以工作时间)。如果比较工资性报酬,而从事非全职工作的劳动者当中女性比例更多,即便企业给工作相同时间的工人同样的多的报酬,女性工资性报酬仍然会低于男性。这个问题在国内的微观数据里很明显,很多数据会问月收入或者年收入,统计的是earnings,但同样的数据还显示女性工作时间更短,这样比较就夸大了歧视。
- 歧视种类
5.1 职业歧视
因为存在男性或女性主导的行业,人们倾向认为存在职业歧视。认定职业歧视非常困难,因为男性女性可能因为非劳动市场的原因做出不同的职业选择,而非歧视的结果。Niederle等(2005)的研究非常有影响,他们设计了一个两轮的实验,在两轮中让实验对象做相同的工作,第一轮不存在竞争元素,男性女性的平均产出一样,第二轮实验引入竞争环境时(比谁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得多),结果选择参与的男性数量是女性的两倍。参与意愿上的差异和比赛之前之后的劳动产出不相关,说明愿意参与竞争的人不是因为事先知道自己会赢。在主观方面,男性对赢得比赛比女性更乐观,但是这种乐观也不能解释参与意愿的全部差异。在考虑性别在对待风险的态度、是否愿意接受反馈和评判方面的差异以后,这种参与意愿上的差异仍然非常大。现代企业强调竞争,一些行业/职位需要通过竞争得到,女性如果因为偏好的问题退出竞争,就不是歧视了。
和前面一样,我们还是可以问这种偏好是如何形成的。如果社会长期歧视女性,女性在竞争中获胜要比男性付出更多,家长学校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断灌输这些东西,女孩形成了这种对自己的认知,那仍然是个社会问题。
认定职业歧视需要确认不同性别的不同职业选择这种选择是否完全自愿,在选择过程中是否受到了某种限制,但这方面的信息非常难获得。因为确定职业歧视存在这种难以克服的困难,经济学家退而求其次去测量职业隔离,使用差异系数描述经济中各行业性别比例差异的总体情况,跨国或者跨时间进行比较。
5.2 工资歧视
经济学家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分离前述前市场差异带来的工资差异,但因为职业差异导致的工资差异比较难处理,因为很难知道女性的选择是自愿还是非自愿的。经济学家采取的处理方法是对女性的选择做出不同的假设(自愿和非自愿),每种假设对应一种测量方法,报告两种方法下的差异。无论采用那种假设,经济学家发现性别工资差异仍然有10%以上无法被前市场差异或自愿职业选择解释掉,只能归结为歧视。
因为职业选择差异的存在,歧视程度既可能被高估也可能被低估。如果职业差异是自愿的选择,女性更多进入低收入职业,使用性别工资差异作为歧视的测量会高估歧视;如果如前所说,职业差异是因为社会对女性长期歧视的一个反馈,那么性别工资差异就会低估歧视。
歧视理论
歧视理论解释歧视如何形成,经济学的做法是研究雇主和雇员如何行为,双方的互动最终会形成什么样的均衡。从建模技术上说,歧视的理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解释为什么歧视在均衡处存在,即双方最后都会接受歧视的结果而不再有做出改变的动机。针对歧视不同成因,经济学家提出了偏见性歧视(雇主、雇员、顾客歧视)和统计性歧视理论,这两类歧视理论(模型)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下都可以产生出歧视的结果。这一结果有非常强的政策含义,就是解决歧视不能靠市场,只要社会存在偏见或者信息不完美,均衡处就会存在歧视。歧视既然是市场运行的结果,市场自身又如何去解决?还有一类理论则需要在非竞争市场环境中成立,这类理论的吸引力相对弱些。
虽然市场无法解决其实问题,但当市场竞争变强可以消除或减弱雇主歧视。雇主歧视是指雇主存在对某一类人的劳动能力的错误判断,从而给此类人开出更低的工资。Becker(1957)认为在竞争市场下,持此错误观念的雇主会受到市场的惩罚,因为没有这种观念的雇主会用更低的工资雇佣具有同等工作能力的人(如黑人),节约成本进而压低产品价格而在竞争中获胜。Becker的观点又称Becker假说(Becker Hypothesis),后来在各个角度都获得了实证研究的支持。Black等(2001)发现1970年代之前存在行业准入时银行业享有垄断利润,银行会与员工“分享”这种利润,即银行业员工工资高于没有准入的行业员工工资,男性分享的利润高于女性;在各州取消准入后,男性工资平均下降了12%,女性只下降了3%,同时取消准入后从事管理工作的女性比例也出现上升。Levine等(2008)发现金融业的放松管制还降低了种族间的工资差异,在放松管制的前五年将种族工资差异平均缩小了25%,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内种族分割的状况,这种减弱歧视的效应在歧视相对严重的州更明显。Becker假说的一个含义是歧视在垄断行业中可以长期存在,Judith(2002)等验证了这个含义,他们发现在产品市场上具有强垄断地位的企业中,雇佣更多女性员工的企业利润水平更高,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歧视是有成本的;同时他们没有找到这些有垄断地位的歧视性企业发展速度更慢或者会被非歧视企业收购的证据,说明歧视可以在垄断行业长时间存在。最后,Peoples等(2001)发现国有公共交通行业开始私有化之后全行业种族工资差异发生缩小,原因是企业发现雇佣低工资的黑人司机更合算开始增加雇佣黑人,这提高了对黑人司机的劳动需求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工资。
有关非竞争市场的歧视理论吸引力虽然较弱,其中的买方垄断理论却很重要。这个理论是说,因为换工作是有(搜索)成本的,企业降低工资不会让所有员工全部离开,员工要比较找到新工作的成本和工资降低的幅度再做决定,那么即使是在劳动市场上不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工资。该理论的一个重要推论是,如果某类人受到社会的歧视,需要搜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到没有歧视观念的企业并给他们公平的工资,如果不幸身处具有歧视观念的企业,即使是低工资也必须忍受。已经有研究证明,经常在市场上搜索的劳动者,工资水平会更高,那么受到歧视而降低搜索强度的劳动者就要承受低工资。乙肝病毒携带者受到的歧视是非常好的例子,一方面他们受到歧视,公布身份导致求职困难;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工资水平可能会低于其他人群,歧视对他们的打击是双重的。
反歧视法的效果(待完成)
根据前述买方垄断理论,社会反歧视的努力应着眼于赋予所有人相同的选择权利,出于保护某类人而限制他/她们的选择可能会适得其反。美国1963年的“公平工资法”就曾为了保护女性规定一些重体力工作不能雇佣女性工人,但这在事实上限制了女性的选择范围,增加了她们劳动市场的搜索难度,反而会降低她们的工资。
...
Becker Gary, S. "The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 (1957).
Black, Sandra E., and Philip E. Strahan. "The division of spoils: rent-sharing and discrimination in a regulated indust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814-831.
Hellerstein, Judith K., David Neumark and Kenneth R. Troske. "Market Forces and Sex Discrimination",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Vol. 37, No. 2 (Spring, 2002) , pp. 353-380
Levine, Ross, Alexey Levkov, and Yona Rubinstein.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competition. No. w14273.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8.
Niederle, Muriel, and Lise Vesterlund. Do women shy away from competition? Do men compete too much?. No. w11474.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5.
James Peoples, Jr. and Wayne K. Talley. "Black-White Earnings Differentials: Privatization versus Deregul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1, No. 2,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Hundred Thirte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May, 2001) , pp. 16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