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家长三种模式
一位做保险妈妈的上学模式
送完孩子上学自己再上班是辣妈每天必备的工作,都说保险是一个相对时间自由的工作,只要上午开完早会,剩下的时间就是自己的了。但别忘了有个前提:在保险做不好的情况下。辣妈经过自己的努力目前已经爬上业务经理的职位,大早开完还有二早,管好自己还要管理团队,每天都要忙到晚上七八点钟。所以孩子都放在托管,确实通过购买别人的时间为自己节省时间。
自从把家搬到闽江世纪城,早上骑着电动车带孩子上学的时间就是一段不错的亲子时间。
每天早上迎着徐徐的江风,孩子蹲坐在座椅下的踩板处,双手抱着自己,无论孩子在看车后的风景或者再小睡一会。辣妈都会在出发前打开“喜马拉雅FM”,或者听一段《快乐语文》,或者学一篇《小莲藕学写话》,这些音频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自己,生活节奏加快,读书的时间和耐心越来越少,这半个小时的上学路上就是听书的最好时间。
听得越多,自己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的升级,而孩子在表达方面也有让自己惊喜的表现。
把每天的上学变成一种学习,多么励志的上学模式呀!
一位餐馆经理人的上学模式
家住闽侯的陈先生每天开车送孩子上学,这成了他们父子间的亲密时光。
关上车门启动汽车的那一刻,父子间的谈话就开始了。
谈话回绕四个主题展开:
第一、学校昨天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第二、昨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呢?
第三、昨天有什么收获?
第四,你有什么事儿需要爸妈的帮助吗?
陈先生喜欢听《罗辑思维》,深知简单问题,背后的用意其实很深。“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是探察孩子的价值观,并且指引他看到更积极的方面。“你有什么好事儿”是增加他的自信心,“你学到了什么”是在帮助他形成点滴积累人生收获的习惯。“有什么能帮忙的”是不断的提醒他,你的一生想过好是你的事情,但要学会求助。除了这四个问题,其他的灌输不仅可能无效甚至是适得其反。现代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孩子高质量有效率的获得多样化的人生,任何好的多样化结果都是强求不来的。那只能是自然演化的结果。
确实,父母的角色是什么?时代不同了,老一辈的教育方式还有用吗?既然知识在迭代,那就始终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取向就好了,我们既是孩子的教练也是他的啦啦队队长。
当这些话题谈完,也到了学校。孩子特别喜欢与爸爸谈这样的话题,同时他也会把这些问题换个角色问爸爸。
作为情感链接的父子之间的谈话成为每天上学的一种模式。
这也是陈先生为什么不愿意在学校附近租房的原因。
一位教师子女的上学模式
一般学校都会给教师子女一种特别的照顾方式,也就是父母在哪里上班,子女就可以在哪里上学。这也算是一种很人性化的制度吧。
鲍老师身材魁梧,第一印象会认为他是体育老师,而实际他是教语文的。
记得几年前在健身房见过这个老师,在做杠铃挺举,一身肌肉几乎要爆出来。
他最习惯的上学模式是与孩子步行或者骑单车。看过他的走路姿势,属于极快的那种,大跨步,浑身充满了力量。儿子跟着他走,自然也养成了这种步调。记得一位书法老师分享,男孩子受父亲的影响最大的就是走路,要看你们是不是父子俩,一走路就暴露了。
无论走路和骑单车,鲍老师总是与孩子絮絮叨叨的聊了没玩。
因为同在学校有着更多的共同话题,他会让孩子主动参加学校的很多活动,而每个活动他都会给与建议和指导,甚至在一次以国学为主题的校园联欢会上,父子俩同台演出。而很多的点子都是在上学的路上完成的。对于喜欢健身的人来说,自然明白运动中的大脑最聪明。
上学的路上始终保持一种从容,哪怕有一次闭校铃声已经响了。在别的家长不断地催着孩子“快快快”时,他与孩子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步调,这样对孩子的品格塑造并不是几个家长能做到的。
上学只是开始,品格才是关键。
通过每天都上学模式,是给孩子一段不一样的文化传输!
结语:上学路上的陪伴思考
在大城市生活,想象的美好与实际之间总有差距,就像我们所认知的陪伴。
在以上的家长与孩子的上学模式中,陪伴并不是时间越长就越好,重要的在于陪伴的品质。其实让孩子看到父母的努力过程不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活教材吗?
爱,因为每天的短暂陪伴所以会更加珍惜,也因为相互的成长而变得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