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星期天,老公休息在家,我邀请他一起去买菜。当我看着他拖着满满一包蔬菜的背影,心里真是感慨万千。我们两个都是比较骄傲强势的人,从以前炮火连天到现在偶尔也互恕但更多的是彼此能包容或放过的状态,我想,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的让步,妥协。以前他很少做家务,或者出去买菜,渐渐地这方面多了一些,家里也增添了很多温馨。以前他老说我强势,现在很少再有这样的评价。
我知道,我们都在变化。
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孩子,为了我们的家庭,为了我们未来的日子。
曾经,我有很多的“我认为”、“应该”这样的认知:比如,我认为家务应该是两个人共同分担的,我认为男人就既要做好事业也要回家干活,我认为生活在现在这个社会女人也应该非常强大,我认为有什么事情可以讲道理,我认为孩子应该好好学习,我认为我做得比他好,我认为我为家里付出了很多,我认为坐要有坐姿,我认为.......然而,生活的实际情况是,所有“我认为”“应该”的事情,往往是打脸的事情。
“我认为”是一种认知,站在自我角度的认知,它未必适用于他人或者在关系里面,“我认为”的起点是源于我的需求。而我想想,到底我的需求是什么?是我自己个人的期望实现,所有人按我的愿望行事?还是感情和睦,家庭幸福?不同的目标下会形成不同的认知模式。
我们常常会走着走着忘了初心,回忆当初,我们是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但日常锁碎的碰撞和各自都固守在原有的思维模式里,我们都迷了方向,争吵不休,互相伤害,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后来某一个时刻起,慢慢地开始妥协,向对方妥协,他不想干活那就不干吧,我自己有精力就干没精力也可以不干;向孩子妥协,不爱学习那就不要太严格要求了,希望她健康成长吧;向生活妥协,时间飞逝,不珍惜当下,生活只会在痛苦中过去,于己于家都不利,那就接纳当下的样子;其实,最后,还是向自己妥协,向自己原有的认知,向自己原有的骄傲,向曾经是那么坚持地在守护的原则,还有所谓的“价值观”。
我知道,老公也在妥协,同我一样,为了自己为了彼此为了家庭,还有爱。
学习阳明心学后,我知道了要克除私欲,我知道我心中的这份骄傲——“我认为”“应该”“我是对的”也是一种私欲,因为这是基于我自己的考虑,它未必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有很多时候,这个信念是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打破这个认知框架,就像积木,拆开重组,就会重新建立一个模式,建立一个适用于自己也适用于家庭的模式,这样,自己轻松了,家人也轻松了。内心轻松了,也促进了家庭的融洽和谐和亲密。
克己,就像拿着“刀子”在雕刻自己,需要真诚的内省,需要有面对自己的勇气。需要常常看看自己,是否在修行的路上,有没有迷路。妥协,正是在修行路上的一个选择,蜕掉傲慢之心,多一份谦卑包容之心,允许他人的观点存在,允许每个人不同的性格呈现,允许撕下自己的价值观。
适度地让步,适度地妥协,不是丢失自己放弃自己,而在打造更完整的自己,成全更智慧的自己。
所以,妥协,也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