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一山昙华》
作者:张晓风
类别:畅销·散文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临近岁末,繁杂琐事又堆满一室,辛苦倒是不怕,最难就是心中万分牵挂,却无能为力的事情。虽不见年轻时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的浮躁,但依旧是“心难舍意难平”,每每跟自己暗暗较劲:怎么就平白过了这许多年,毫无建树,荒废时光。愈想愈觉得愧对了苍天大地,心情失落。
看到了这本漂亮的《一山昙华》让我为之一振,充满国画色调的封面,和封面上那句“毕竟花谢了山还在”却让我泪光闪动。这是怎样的女子呀,能写出如此委婉的句子,轻轻松松化解了一心的忧愁。
作者张晓风,江苏铜山人,8岁随母亲移居台湾,是中国台湾著名散文家,被誉为近60年华语文学中“最温柔的一支笔”。曾获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中国时报文学奖等多个大奖,有多篇作品入选中学教科书。
读张晓风的作品,文字细腻却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让人在轻松的氛围中竟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1、感恩陌生人的善念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总有能与你擦肩而过人,然而却有些温暖来自那些萍水相逢的人。喜欢亲近自然,走遍了家附近的山水后,就去了长白山林区。
林区的风景自然跟城里不同,每棵树都撑起绿色的大伞,空气中也弥漫着树木的味道;林间的小溪清澈见底,涓涓流淌;树上不停窜出个灰松鼠、扑棱棱地飞出一只花野鸡、“雀鹰”不时地翱翔在空中。树底下稀奇的昆虫更是吸引目光,那个会跑的枯树枝,原来是枯叶虫……更多新奇的发现吸引着我们,当发现林中光线暗下里时,才惊觉好像并不熟悉来时的路。
越是心急,感觉天黑的更快了,树叶遮住了夕阳,林间一下子暗了。打起精神开起车,越觉得目力所及全都是一样的树,硬着头皮向山下开去,平日里难得有人的林区简易公路上,竟然有了一辆白色的SUV,一闪一闪的尾灯就在前面不慌不忙地闪烁,像是在朝我眨眼睛。
手心里的汗啊,终于不再冒了,跟着那辆SUV左拐右拐地,40多分钟终于上了柏油路,当我想赶上去致谢时,那辆车却加速跑开了,只好眨眨大灯,以表谢意,不知远去的他是否看得到。感谢那些陌生人带来的温暖,让人免宿山林,担惊受怕。
人世间,不经意中常被自然美景陶醉,感恩上苍垂怜;也常被陌生人感动,感恩淳朴善念。将所有善意传播出去,也就不枉自己的一片感激之情。
2、充实过好当下
人的一生,匆匆三万天,有出生就有离去,很多人到了晚年,常常枯坐灯前悔恨不已。有人悔恨少年轻狂,没有好好学习,荒废了好时光;有人悔恨听信谎言,错过了良人手,失去了好姻缘;有人悔恨好高骛远,没有脚踏实地,错过了好事业……总之,悔恨多过接受,让心情总是在痛苦中煎熬。
其实人生就是场没有彩排的戏,一旦入戏就要全力以赴,从来没有后悔药可吃,所以也不用后悔了吧,每一种选择都有道理,无需遗憾,一切错过的都会另有安排。
坦然地接受现在的一切吧,安排好三餐四季、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处理好事业和家庭,接受自己的容貌、接受自己的健康,就算不如人意,但毕竟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想当年曾以胜利者的姿态崭露头角时,那份荣耀就该牢记于心。
人生太过美好,不论怎样渡过都会留有遗憾,就像天下美景不会让你独揽、可口美味也不会让你品遍一样,在经历一种生活的同时,有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的生活,所以过好当下才是我们真正的课题。或粗茶淡饭、或奇珍异味、或相敬如宾、或横眉冷对,都是自己的选择。
3、等待春天的时光
冬季来临,最难过的要算是“数九寒天”了,冰天雪地、寒风刺骨,这样的日子要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才能改天换地春满人间,现代人还好说,但古代人怕是要经过更为严苛的考验。书中介绍了两种古人解决寒冷的办法。
明代人,在冬至那天,要画一支素梅,枝头有花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清宫中则有另一种写法,据说清宣宗御制了一个句子:“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这九个字,每字九画,合起来八十一画,每日填上一笔,全填满后就是春天了。
不论明代人还是清代人,在等待春天时,或涂色或写字,都将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等待就成为幸福的前奏。而如今,所有的等待都成为奢侈品,巴不得今天种下树,明天就能收获一树果实。但如果没有辛勤的付出、殷切的期望、焦急地等待,那果实也不过是寻常之物,不会被当成琼浆玉果,支撑生活。
我们的生活亦是如此,太容易获得的,反而不会去珍惜,轻飘飘地就过去了;而经过付出、在殷切地期望中,千呼万唤出来的,会被捧在手心里,一如那等待春天的九九八十一天,日日期待,时时张望,在等待中做足了功课,只期待春风送纸鸢,直上九千里。
你又为等待自己的春光,付出了哪些努力,倾注了多少期待?
4、后记
《一山昙华》虽说是写给年轻人的哲思小书,但不惑之人也可在书中找到生命的感悟、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接纳所有的现实,于静室落座,品一盏香茗,回味自己的人生,透过作者的笔端又不断看到生命的美好,人间的可爱,嘴角自动上扬,让我们将最好的人生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