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蜡烛,老师是园丁,这都是我们熟悉的比喻,似乎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它们之间的关联。是蜡烛,是因为“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是园丁,又是为啥呢?
看着小区里的园丁修枝剪叶,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前两天下了点雨,小区里原本葱茏的树木更加翠色欲滴。下楼吹吹风观观景,发现园丁拿着一把大剪刀正咔喳咔喳地修枝剪叶。其实每天进进出出,我只觉得小区的绿化很好,却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原来同样的绿植,长在不同的地方,生长的态势是不一样的。
池塘边绿化带里的冬青树,显然长得更茁壮;而长在楼前树下的冬青,就显得柔弱了一些;同样在绿化带里的树,有的高大蓊郁,有的却显得孱弱,为什么呢?
园丁大刀阔斧地剪着楼前那棵树上旁逸斜出的枝丫,见我驻足观看,便说:“这树枝叶太密,下一场雨更是疯长,下面的冬青都见不到太阳了,可不得把它们剪一剪。”原来如此,这是多么显而易见的道理呀。绿化带里的冬青树,光照条件、空气流通条件都比大树下面的要好得多,所以它们长得壮实。而那些被荫蔽着的冬青呢,只要能被园丁定时打理,同样也能长得壮硕。
可是,那绿化带里的树,光照都很好,也不受什么阻挡,怎么还有的长不好呢?
原来,那棵稍显瘦弱的树,是被藤蔓缠上了。园丁打理完那棵大树,接着便去处理这棵树上的藤蔓。他除去藤蔓上的枯枝病叶,然后又把藤蔓清理了一些,让它们不要那么繁茂紧实,让那根树干也能通风透气。这样,树和藤蔓和谐共生,才能长得更好。
园丁作用大呀!试想,小区的绿植,如果没有园丁的打理,那不就自生自灭了吗?还有什么美感可言?我家的小区就是如此。原本有面积不小的绿地,绿地上也曾精心栽培了花树,可惜物业不肯花心思打理,树枯死了,草被挖了,绿地变成菜地了,菜地也没长出菜来,干脆又变成了荒地。如果有个园丁用心打理,何至于此。这是我们小区最让人痛心疾首的地方。
教师育人,又何尝不是园丁在修枝剪叶呢。一个孩子,天资是不同的,家庭环境也是不同的,如果任由其放养,不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和行为引导,就有可能成为“朽木”。有的孩子,自身条件好,但是如果结交了损友,就像树被缠上了藤蔓,那也会使自己成不了才。所以,即便是绿地上的冬青,也需要园丁的修剪。无论是怎样的孩子,都需要教师去精心培育。
这便是教师是园丁的注解吧。但种树相对还是容易的,育人,又哪里是这么简单的呢。所以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