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祖国啊,母亲……;大地啊,母亲……。太多事物,一旦用“母亲”类比,总能牵出内心的暖流。
共生的缘起
刚出生的婴儿,与周遭世界是合一的,会以为自己就是一切。它饿了就哭,哭了就有吃的。于是,它会觉得自己饿的时候全世界都饿,自己痛的时候全世界都痛,自己动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动。心理学称这种同一的状态为“共生”。
约半年之后,婴儿渐渐意识到妈妈与自己并非同一,慢慢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手、什么是自己的脚……
随着婴儿的成长,摆脱这种共生状态实际上是不易的,甚至是痛苦的,如若可能,随时都有返回共生状态的欲望。因为在这种共生状态下,一切都好像由自己掌控。最无能的状态被理解成为最自由的状态——这是多么可怕、可悲、扭曲的错觉?
随着个体成长,共生的自由掌控感,蔓延至思想或观念。
对观念的热爱甚至大过生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也正是这种写照。问题在于,生活中脑中的观念,大都来自他人的灌输,并非天生自带。
奇怪在于,每次对于观念的冲击,会伴随情感的不适和下意识的保护。如果任由这种观念的自我保护,而忽视场景变换下的事实、证据,可怕的自以为是便形成了。
所谓自以为是,源于思维认同。“刻舟求剑”是个很好的阐释:世界在变,环境在变,场景在变……,一切都在变,唯独观念不变。
自以为是的观念与情感共生,也便阻隔了理性沟通。自以为是,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主导人生,甚至,伴随终生。
脱离自以为是,让思维极致开放地探求真相,同样是个挣扎的过程。这一过程,犹如幼儿尝试独立时对大人的意见说“不”,也要持续对阻拦思维开放的情感说“不”。
破除自以为是后的世界,如同进入婴儿脱离母亲怀抱、面对陌生世界的场景——一切无知,一切陌生。大脑如同抽空般的茫然,一切都需重审视,重新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