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山观音洞碑文

2014年中秋节,我们经理部一群人到秦皇岛长寿山玩了一圈。

看到悬阳洞旁有一座石碑:《观音洞碑》,用相机拍下来。当天晚上,把碑文整理一下,加上标点。字迹缺失的或模糊的,只好存疑。

碑文如下:


奇哉古洞也!相□□□仙所居之处,不能□曲突,堪观之景最工者,丹青纵有通灵妙笔,不若此洞,异也!

追思盘古□□混沌之初,至于□皇五帝,夏商周者,不啻千万年矣。春秋战国之后,元灭,我朝一统于兹,又越千□世矣。洞宾诗云,惟有一般依旧在,青山不改水长流,信乎!人能幼而老,惟青山绿水不能朽竭耳!

□东□发难以来,遂设十客之将,有主客之兵。仪蒙上万载浩恩,□□边守已逾三载,客岁。□□军使□老恩□□□使观此洞,喜慰之极,忻忻可言,谕仪曰:觅一僧在此修行,不虚美洞。

仪奉命□西路□□子镇见白衣庵一座,仪进合掌□之。忽一僧至,询之,谓云南僧也。知其受戒苦修,邀过仪□□处,即□此洞修□□观,捐俸资塑□白衣观世音一,□本□向善朝奉香火,开山下前后荒地十五套,与僧耕种,以为养□之计。恐仪去后□□有无知军民互相□扰,僧不能存者,香火之绝,仪之过欤!今勒石以为铁券者也。

崇祯八年,岁次乙□甲申月壬子吉日,□北山左营驻防三道关副总兵朱国仪勒石立,南直常州府无锡县守备周自新撰书。

计开住僧经管□洞种荒地十五套,洞东南地石平山□□二处,荒地四套,洞正南地命铜厂□□六套。

越人管工委官千总王文渊,观音洞南僧法名海香,主持僧永远膳地。


碑文前两段写得有点不通,比如“我朝一统于兹,又越千世矣”,明朝也就不到300年的历史,他怎么就没有一个时间概念呢!古人大概有个习惯,随便一篇文章也一定从三皇五帝逶迤而来,谓之“玄远”。看来这个“无锡守备周自新”虽不是文人,却也中了这个“玄远”的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