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疑“脱缰野马”

置疑“脱缰野马”

文/杨乐生

    脱缰野马,也称野马脱缰,这是一个组合词,不是某专家所说的是成语。此词本意是说野马脱离缰绳,无法驾驭。引申为事物脱离约束,无法控制。此语见于《晋书·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脱缰野马,州府辟命皆不就。”说王长文少年时以才学而出名,但像脱缰野马不受约束,连州府征召他都不去应征。

    渐渐,这个组合词还引申出更多意思。一、可表达一种自由奔放、不受束缚的精神。

二、 强调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态度。三、展现强大的动力和决心。

四、展现霸气和自信。

“脱缰野马”的引申义以褒义居多。

        乍一看,这个组合词不管褒贬均无任何问题。但经本尊仔细推敲后,便思考出问题来了。

      试问:既然是野马,又咋个可能有缰绳?既然没缰绳,又怎么去脱离缰绳?

        看来,书生闭门造车,会造出许多笑话。房玄龄误导了后辈一千四百多年。房玄龄一介书生,别说野马,可能连战马、运力马、劳作马也没见过几匹,凭空想出野马有缰也就不奇怪了。本尊纳闷的是,为什么后辈就那么尊重先人?为什么一千多年竟然无人置疑?

      但愿拙文不会被那些一味信书、绝对尊祖的人斥为“钻牛角尖”。当然,本尊笃信约定俗成,无意也没有能力改变习惯用法。有反驳者请嘴下留情,别骂本尊“吃饱了撑得慌”。

(540字)

2025.3.4凌晨3点4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