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帖子:
人们总是把幸福解读为“有”,有房、有车、有钱,有权。但幸福其实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有”多半是给别人看的,“无”才是你自己的。
——稻盛和夫
随后有很多人跟帖:
有人说,一句扯淡的话,理想很抽象,生活很具体,没有钱,病了咋办?钱还是要有的,因为在生活中处处都需要钱。当然,钱要靠自己去努力工作,才能挣到钱。有钱了,生活就无忧无虑了,自然就无病无灾,当然家庭会幸福快乐。我认为这就是美好的生活。
有人说,有房有车有钱有权才能支撑起自己的欲望,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现实生活中无忧无虑无病都需要钱去支撑的,当你有钱了,你才有资格说这种话。
这些说的都对,牵强地去理解一段话总有些断章取义。其实,对于我来说,想要“无”,首先要“有”,也许这才是现实。毕竟,现实生活中还是需要用“有”来保障“无”的。当然,若把“有”和“无”合在一起就更幸福了。
实际上,有与无是相对而言的,不同层次的人需求是不一样的。层次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也就没啥对不对的了。
幸福就是开心,不幸就是痛苦。如果有房、有车、有钱、有权能够给人们带来开心,那么就是幸福的。而无忧,无虑,无病,无灾就是没有痛苦,但是并不一定很开心,是一种平衡的状态,也是幸福的。只要不过度,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其实,有和无并不矛盾。有房有车有钱有权也可以是无忧无虑无病无灾,反之亦然。
曾看到这样一段关于“人的五大层次需求理论”的解读:
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
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
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看你的幸福在哪个层次?
祝福大家都拥有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