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旭分享,“信念”对自己成长的意义: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宝今年八岁、上二年级,二宝上幼儿园大班,我跟着逯老师学习家庭教育已经两年了,今天来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要说收获呢,真的是挺多的,而且特别感谢自己在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家庭教育这个领域,通过学习真的是对自己、对家庭、对孩子都发生了一些影响和改变。
今天跟大家想要分享的就是我觉得自己收获最大的一点就是在信念上的改变,通过信念上的一点点的变化,慢慢的影响了我的生活,然后使自己还有家庭都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我可能刚才用了很多的改变这个词,确实是这样的,在现实生活中,我的成长过程就是一步一步改变,然后一步一步的突破自己的这么一个过程。
我们回到信念这块儿。我们都知道,世界本来呢就是这个样子呈现在我们面前,万事万物都在这个环境当中有序的运转,每一个事情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也有它的好的一方面和坏的一方面,我们每个人看待这些事物的观念不同、角度不同,造成了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不同,从而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大家可以想象一个画面啊,在一个房间里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了半杯水,这半杯水存在这个屋子里、存在这个桌子上,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但是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就会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这个时候,比如说从房子外面回来的一个人,我们叫她A,A口很渴,看到屋子里有半杯水,他心想:怎么只有半杯水呀?!这不够喝呀!然后会比较沮丧。极端的可能还会抱怨、迁怒他人,可能会想:谁呀这是,走的时候就给我留半杯水?!或者就剩半杯水了,这让我怎么办呀?解不了渴呀。
我们可以看看一系列的不好的想法就会出来了,然后可能也会造成一些不好的行为。被抱怨的人可能会想:哎呀,那关我什么事儿啊,因为半杯水就训了我一顿?!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受到影响,然后这两个人做事情肯定都不会很顺心,继续下去可能会心都比较烦躁这种情况。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种情况,假如说B从外面回来,也很渴,但是看到桌子上有半杯水呢,他心态就特别好:哎呀,还好还好,还有半杯水让我先应急,我再想办法找水去。
甚至会感谢屋里的人:哎呀,真好啊,还给我留了半杯水,谢谢你们呀!这屋里的人可能想自己也是无心的,就有半杯水,这个人还感谢他,心里会不会特别的开心呀?回想:下次我给他多留一点儿,可能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然后这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或者工作,或者再进行别的一些活动的时候,关系也不会受影响,而且结果肯定是跟刚才第一组的人的那个结果是不一样的。大家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思维造成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总是焦虑、沮丧的状态,做起事来能顺心吗?负面的情绪会不会越来越多?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积极乐观的心态,那工作学习会不会都特别有劲。不同心态的两种人呈现的状态会不会相差的越来越远?大家也可以想一想自己想做哪一类的人。
其实参加学习之前啊,我就是一个特别焦虑的人。那个时候我有一种比较负面的信念,就是我不太喜欢遇到困难和挫折,我特别喜欢生活比较的一帆风顺,如遇到一点点的问题我就自己特别犯愁,感觉天都会塌下来的样子,不知道怎么解决,做事情呢,也不是很安心,总觉得一点点困难就会影响自己很多啊,甚至影响自己的未来呀,影响自己的生活呀。
其实影响自己的从来都是自己的内心,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也这样。他犯了一些错误的时候,我觉得孩子有问题,有的时候会觉得:哎呀,孩子怎么这个样子啊?!就会发愁,就会给自己徒添烦恼,明显的标志就是川字眉。什么是川字眉啊?就是在两眉之间有几道很深褶皱,这个褶皱像一个大川的川字一样,那是我的一个标志性的符号。
通过不断的学习,我改变了原来那些负面的信念,我现在的信念就是:每一个问题、困难、挫折都是来成就我的,都是我打开人生新天地的金钥匙。
有了这样的信念以后我是怎么样的呢?我跟原来一样还是遇到事情就发愁吗?不是的。我现在遇到了问题,首先想到的第一反应就是高兴,因为它我又可以成长了。这个问题无论带给我的是什么,只要我把它解决了我就成长了。第二就是想着要怎么去解决问题,不会跟以前一样自己愁、自己郁闷、自己焦虑,自己和自己内耗。第三,我还加强了我自己原来有的一个信念:只要努力去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渡不过去的坎儿。通过这些信念的调整,再加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生活现在过的就是越来越舒心了。
其实就跟逯老师第二堂课讲的一样,通过这样的信念调整,也是我们抗挫力的一种表现,抗挫能力的一种表现就是遇到挫折的时候,自己的这种正面的看法,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对抗挫折的能力。有的人遇到挫折呢,可能就会逃避啊,比如说走另外一条路啊、绕个路走,把这个困难给绕过去,有的人可能就放弃不做了,有的人可能还会做一些比较极端的事,比如说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去指责别人,或者是挑别人的理儿啊,可能还会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
只有积极面对挫折的人才能战胜挫折!我通过自己信念上的调整,我也把这种信念传递给孩子。孩子刚上一年级测跳绳,孩子一分钟只跳了18个,是班级最后一名,孩子回来就哭了。我一看遇到挫折了,这个时候正好是对她这种抗挫能力的很好的教育的时机。虽然她回来哭了,但是我也觉得这是遇到了一个好事情,我就把我对问题啊困难啊,我学习到的这种新的这种信念告诉孩子,跟孩子一起分析这个事儿,一起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做。
就跟孩子分析:咱为什么跳了一个18个呀?是因为我们从来没跳过。这次是第一次摸跳绳儿啊,跳到18个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问她为什么哭呀?她说因为觉得自己是最后一个,只跳了18个,没有跳好,心里很不甘心。我说那不甘心,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给她出了个选择题:比如说我们可以这样一直哭,看看我们哭多少天以后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字提高一点。也可以直接放弃了,以后跳绳儿就跟老师说,老师我不跳,因为我跳不好,因为我只能跳18个啊。或者这个项目是不是可以通过练习,改善一下?孩子最后选择说,当然可以通过练习改善一下啊,她当时回来又跳了几个,就比在学校跳的那18个要好。我又对她进行了一番鼓励,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出路了,我们现在遇到了一个挫折,但是我们已经找到出路了,就是练。
运动项目特别容易上瘾,因为每次都有提高,再加上家长的鼓励。现在可以一分钟跳120个,60个是及格、120个已经是最好的水平了。
所以我现在常跟孩子讲,我说:你回头看看当年你一分钟18个跳绳儿,你再看看,今天用了一年的时间,你完成从18到120个,只要努力就有改变。现在遇到阻止她前进脚步的这种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会说一句话:孩子,想想你曾经的18个跳绳。孩子现在也比较认可这个信念,就说:妈妈,我相信我自己一定可以。
所以,我觉得信念对一个人真的是非常的重要,对一个人的这个情绪、行为,一直影响到他的行为的结果。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积极的信念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就形成的,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比较励志的话,比如说我今天分享了,大家可能也会觉得我这个信念比较的正确,然而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自己的。我们这个信念要是能成为自己的,需要干两件事儿:一是需要不断的学习,第二是不断的去实践。
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明白道理。比如说我们通过逯老师课的学习,我们可能就会知道,孩子为什么拖拉磨蹭?是有原因的。再看到孩子拖拉磨蹭的时候,可能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再比如说听了淑艳老师和照晗老师讲的三个大脑。我们可能就会知道啊,我们的情绪来源是什么?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和认同我们的这个情绪,只有明白了道理,我们才能更好的把这个东西吸收过来。只有通过不断的去实践,我们才能证明这个道理有用。就是每个人可能都有每个人不同的信念,但是有的或者是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有的方法呢,可能对我来说呢。更好一点,我觉得这句话对我来说激励的作用更大一点,但是有些人觉得,这句话对我没什么影响,所以每个人要通过实践找到切实对自己有用的看到效果的,可以持续使用的这么一种信念。
只有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才会不断的成长。我觉得线上这种方式学习特别好,线下课会有很多地域上的限制、时间上的限制。我们现在完全就在家里,我在陪孩子的过程当中就可以把习学了,而且有可能在学习的时候,孩子也跟着一起学习了,真是一箭好几雕的收获啊。
感谢所有老师们的付出,也感谢每一位正在成长的伙伴们的陪伴,相信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