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前,我回到了郑州,应该不是我的错觉,这班5点的车的确是快,比以往少了一个小时——车上人少,路上车少!
这周几件事简约记录一下——
1.在306住了一晚的薛老师,还是被我给“赶”了出去。他中午午休打呼噜,晚上发癔症带打呼噜,影响到我休息,害的我周二在办公室昏昏沉沉一上午。周一我去的时候他的铺盖已经拿到306了,我没说什么,毕竟张哥还在那儿站着呢?谁知他至始至终都没有询问我的意见,既然你不请自来,那就还请您悄然离开。周二中午我直接表明了态度 ——不同意!他还好意思询问我咋回事儿?看着老实人,50多了咋会这样办事!他是支教专业户,希望继续支教下去,我可没有这意愿,也就没有奉陪的打算。出门在外,需要互相帮衬,他得有清晰的边界感吧——你可以住,但别影响到我!周二他回305,被冯老师“赶”了出来。周三去304,害的王老师一晚上只睡了两个小时,周四被“赶”了出来。自己有问题,为什么不从根本上修正?人呢?还真不是越活越明白!光会做面子活儿有啥用!
2.周三周四听了两节《精卫填海》,同张瑞尧交流了一番思考(之所以同她交流,有刷存在感的嫌疑,更有讨好她的意思——问题是人家没让你帮助,自作多情了。从中也认识到教育生态的改变绝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如果教学只选用教学用书,没有像干老师魏老师这样得高手点拨,真的是在“误人子弟”)。她不理解,不理解很正常,需要老师深入了解“神话的特点”“中国神话的象征”“英雄神话的结构”以及对“叙事结构的把握”——《精卫填海》的起因究竟是什么?如果起因找不准,人物形象感知肯定出问题(“常”不是坚持不懈,而是同自然个灾难斗争中表现出的人定胜天——看看陈光权老人)还容易把好文章当做故事讲述素材——太深,学生理解不了,请记住课堂是开辟最近发展区的!
3.究竟该怎样与学生相处?课堂纪律怎样做到自觉遵守!怎么让学生会思考?不思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