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的日记,里面记录了奥勒留身处乱世中的所闻所悟,是一部自我反省的思想文集。
在书里,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给无数人带来启迪。
千百年来,《沉思录》是无数读者的良师益友,也是若干迷途者的心灵明灯,被誉为可反复阅读的“世界之书”。
1.关于人性
他在《沉思录》中说:
人们相互蔑视,同时又相互阿谀奉承;他们总是希望爬得比别人高,却同时又匍匐在别人脚下。
历史更迭变化,但人性从未改变。
人都是恃强凌弱的,在强者面前会卑躬屈膝,在弱者面前则耀武扬威。
人们表面上相互扶持,但并不真心希望别人过得比自己好。
一旦触及自己的利益,人们就会撕下和善的伪装,关系从而变得紧张微妙。
查理·芒格说:
“无需为人性感到意外。”
人性的丑陋,与生俱来,随处可见,没有必要过分苛责和期待。
只有看清了人性的真相,我们才不会被现实戳伤;
也只有看清它,我们才能理解它,接受它,甚至是超越它。
当你洞悉了人性,你就能在繁杂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
2.关于欲望
北野武曾说:
“人这种东西,不管外表修饰得多么光鲜亮丽,剥掉一层皮后,就只剩下一堆欲望。”
人的欲望,像一个无底洞。
我们的双手不断地向外索取,有了还想拥有,得到了还嫌太少,怎么也填不满欲望的深渊。
奥勒留在《沉思录》中提醒我们:
“不要再做被各种私欲所牵扯的傀儡。”
人活一世,所需并不多。
睡不过三尺之床,吃不过一日三餐。
过多的物质追求,只会让我们疲于应对,从而失去生活的重心。
唯有懂得克制欲望,生活低配,物质至简,我们才能腾出精力,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3.关于死亡
奥勒留说:
人终有一死,所以在努力活着的时候尽量缤纷,尽量精彩,不辜负这难得的生命。
人生白驹过隙,一晃而过。
很多事还没完成,我们突然发现自己老了;很多路还没走过,一转眼又到了生命末途。
死亡,是生命的终点站,但抵达的路径,从来没有雷同。
有人蝇营狗苟,仓促一生,如同流星划过,了无痕迹。
有人却在走过的路上,铺满鲜花,绽放绚丽的色彩。
既然生命短暂,倏忽便逝,不如倍加珍惜,热气腾腾地活着。
这样即便到了人生谢幕之时,我们也不会因为浑浑噩噩地度过,而遗憾终生。
4.关于生活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生如一场航海行动,像一个奴隶那样一刻不停地摇桨,反而容易偏离方向。
生活中,为了碎银几两,我们如机器般超负荷的运转,必然导致自己提前崩溃报废。
梁实秋说:
“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亲暇,去享受人的生活。”
生而为人,努力工作的意义,无非是让自己更好地活着。
但很多人都把顺序搞反了。
很多人想着等拥有了一切,再来享受生活。
可到了最后,不仅忙得忘了自己,甚至忘记了活着的真正目的。
所以无论多忙,都要学会忙里偷闲。
为自己专门开设一片空间,读书写作,外出旅行,享受生活的乐趣。
用七分的热情工作,留三分的闲暇给自己,这才是善待自己的最好方式。
5.关于当下
面对生命的消长,事物的变迁,奥勒留也在书里发出这样的感叹:
“每个人只能活在当下,所能失去的也只有当下。”
昨日不可溯,未来不可追。
杨绛先生说:
“生活不在别处,当下即是全部。”
在生活的时间轴上,困在过去的阴影里,就看不到前方的光明。
真正的智者,从不会把自己困在回忆里,而是专注于当下。
做好眼前每一件事,善待身边每一个人。
认真过好每一个今天,你才能触摸更好的未来。
6.关于痛苦
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你烦恼的,其实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附加在这件事上的认知。
你的思维认知改变,情绪才会改变,命运也就会跟着改变。
他的说法,也和心理学中“情绪ABC理论”不谋而合。
A是事件,B是对待事物的看法和信念,而C则是情绪造成的后果。
当认知B出现了偏差,就会导致行为的偏颇,情绪的失控。
樊登也曾说过:
“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一定是你的思维认知出现了问题。”
好的心念,让我们积极思考;而坏的想法,往往是负能量的起源。
只有纠正错误的认知,凡事往好处想,才能引爆内心的正能量,带我们走出生活的困境。
痛苦无助的时候,不妨换个思维方式。
很多时候,坏的结果,恰恰是好的开始。
7.关于得失
奥勒留也提出,要保持得失坦然的态度:“接受财富或成功的时候,不要傲慢,而且要做好它们即将随时离你而去的准备。”
财富和地位是很多人的奋斗目标,但如果将其视为圭臬,我们则容易陷入物欲横流中,沦为欲望的奴隶。
唯有看淡它们,我们才能够从患得患失中跳脱出来,找到真正的自己。
正如《菜根谭》中所说的那样: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
财富也好,名利也罢,都是生命的加持和馈赠。
我们越是紧抓着不放,它越容易成为捆绑我们的绳索,囚禁的牢笼。
不如把它们当作一个过程,拥有时及时享受,失去时当作从未拥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平常心接受和放弃,我们就会少一些纠结,多一份洒脱。
8.关于挫折
困惑的奥勒留漫步在海边,他突然看到,一块巨石任凭潮水不断冲击,依然屹立不动,最后,耗尽了所有力气的波涛只好作罢,悄然退却。
这一幕让奥勒留深受启发,他告诉自己,面对命运的滔天巨浪,只有咬牙坚持下去,苦难终将不请自退。
生活处处充满了角逐和较量,如果问题一出现就打退堂鼓,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只有遇强则强,越挫越勇,才能在与苦难的博弈中享受逆风翻盘的激情,体悟生命的真正意义。
正如诗中所言: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命运给予的打击,容不得讨价还价,我们必须全盘接受。
只有打起百倍的精神,咬牙熬过苦难的长夜,你才能迎来命运的拐点。
9.关于焦虑
国学大师曾仕强说过:
“焦虑是自己选择的。选择焦虑,就越来越焦虑,选择害怕,则越来越害怕。”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每个人都被不同程度的焦虑裹挟。
生存压力,职场比拼,考学找工作的困难……每一个都像压在心头上的石头,让我们神经紧绷,寝食难安。
对于焦虑,奥勒留认为,很多时候,让我们不安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希望和恐惧。
终日的忧思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是摧毁我们的大敌。
当你不再恐惧,也不再胡思乱想,你才能撇开表象,看清形势。
也只有放平心态,我们才能直击问题的核心,轻松破局。
10.关于灵魂
《沉思录》中提到,当时许多斯多葛派哲人,为了追求精神的宁静,远离尘嚣,潜心修行。
但奥勒留告诫自己,退隐乡村未必能逃离是非,隐居皇宫也可以修行自己。
不要太渴望外界条件的变化,内心的平和比什么都重要。
境由心生,境随心转。
外在的一切,不过是一个人内心的投射。
心若止水,外在的任何喧嚣都不会在心湖激起波澜。
所以,真正的智者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
真正的强者不是远离苦难现实,而是修得内心的禅定。
《淮南子》有言:
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
一切力量都源于内心世界的稳定有序。
一个人只改变外部环境,并不能获取真正的安宁。
只有转而内求,打造稳定强大的内核,我们才能获得任何外物都无法给予的平和。
11.
人这一生,是不断修行,不断精进的过程。
挫折困惑本是人生常态,但如果不反思不总结,当我们再次遇到相似的问题,还会栽同样的跟头。
只有像奥勒留那样,时时反省,常常沉思。
在困境中寻找机会,在挫折中增进智慧。
我们才能不断地破局成长,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点个小赞,读懂《沉思录》中的这10句话,提高认知,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们都能保持清醒,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