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骆驼祥子》使我最喜欢的作品,饱含着我的心酸和泪水。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你把《骆驼祥子》写得那么好?
这问得我很茫然。
因为画龙画虎难画骨,经典文章都靠风骨,靠底蕴。可是,风骨,底蕴只可意味,不可言传。
我又很欣赏作者们的创作热情,只好从能言说的技巧上说。
可是,写文章需要很多技能,技能好了就转化为技巧。
确定主题、遣词造句、结构逻辑等等,这些技能,都需要反复练习,都需要反复斟酌。
所以说写文章是一个苦差事,是一个良心事业。
思来想去,《骆驼祥子》为什么大受读者喜欢呢?仅仅从技巧上说,还不太丰厚。
对于上述问题,我实在无法精确回答,只有谈谈创作《骆驼祥子》的一些心得。
2
下面就从实际创作《骆驼祥子》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吧。
(一)主人公的命运轨迹要熟然一胸:
我做辅警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人力车夫。他们从乡下来,年轻时充满激情,饱含梦想,风雨中积攒了一些养命钱。
可是,岁月不饶人,当他们体力消减后,就陷入人生的困顿期。人力车夫竞争靠的是时局和力气。
祥子是我从很多人力车夫身上提炼出的一个人物。人力车夫的命运就是年轻滋润,年老凄凉。
何况碰上民国连年混战,贪腐横行的年代。处处是抓人,处处是敲诈,作为下层的车夫,他的命运是一开始就注定了得。
很多作者写作品写到一半,不知道人物的命运走向,不知道情节向下如何发展,根本的原因就是对人物的命运轨迹没有全局把握。
我们提笔之前,就要对人物的各个时间段的事件有清醒的认识,才可笔端文字汩汩不绝,浩若江河。
所以,我们要想把小说、剧本等写好,要先从练习写一个完完整整的人、一件完完整整的事做起
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
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不能熟练地驾驭文字,写作时就不能得心应手
如果不随时注意观察,随时记下来,哪怕你走遍天下,还是什么也记不真确、详细,什么东西也写不出来。
刚才,我站在此地小坡上的小白楼前,看见工厂的夜景非常美丽;想来同志们都曾经站在那里看过好多次了,你们就应该把它记下来。
在这夜景里,灯光是什么样子,近处如何,远处如何,雨中如何,雪后如何,都仔细地观察观察,把它记在笔记本上。
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
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经常生活,经常积累,养成观察研究生活的习惯。习惯养成之后,虽不记,也能抓住要点了。
这样,日积月累,你肚子里的东西就多了起来。写作品不仅仗着临时观察,更需要随时留心,随时积累。
不要看轻这个工作,这不是一件容易事。
一个人,有他的思想、感情、面貌、行动……,一件事物,有它的秩序、层次、始末……,能把它逼真地记下来并不容易。
观察事物必须从头至尾,寻根追底,把他看全,找到他的“底”,因为做文章必须有头有尾,一开头就要想到它的“底”。不知全貌,不会概括。
现在,有些年轻同志很浮躁,不注意这种基本功练习,一开始就写小说、剧本;这种情况好比没练习过骑车的人,就去参加骑车竞赛。
3
(二)要有精湛的语言技巧。
首先,下功夫把语言写通顺。
这是基本功,也是很重要的基本功。
《骆驼祥子》里,有这样一句话:
雨水、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
这句话,写时就费了很多周折,反复修改,雨水的下落,和我讽刺现实的主题,如何连贯呢?详细写雨,表达不出我的愤怒,猛烈抒情,又言之无物。
经过多次修改,才找到通顺的语言,将雨和情交融到一起。
其实,语言的通顺,在各行业都有所指。
它和戏曲演员练嗓子、翻跟斗一样。演员不练嗓子,怎么唱戏呢?武生不会翻跟斗,怎么演武戏呢?
文学创作也是一样,语言不通顺,不可能写出好文章。
有些人,确实有一肚子生动的人物和故事,他向人谈讲时,谈得很热闹;
可一写出来,就不那么动人了,这就是因为在语言方面缺乏训练,没有足够的表达能力。
有些人专以写小说、写剧本练习文字,这不妥当,文字要从多方面来练习,记日记,写笔记,写信……
都是锻炼文字的机会;哪怕写一个便条,都应该一字不苟。
写文章,用一字、造一句,都要仔细推敲。
写完一句,要看看全句站得住否,每个字都用得恰当与否,是不是换上哪一个字,意思就更明显,声音就更响亮。
应知一个字要起一个字的作用,就像下棋使棋子那样。一句,一段写完之后,要看看前后呼应吗,联贯吗?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都必须前后呼应,互相关联。
慢慢地,你就学会更多的技巧,能够若断若续,有波澜,有起伏,读起来通畅而又有曲折。
写小说的人,也不妨练习写写诗;写写诗,文字就可以更加精炼,因为诗的语言必须很精炼,一句要表达好几句的意思。
文章写完之后,可以念给别人听听。念一念,哪些不恰当的字句,不顺口的地方,就都显露出来了,才可以一一修改。
文章叫人念着舒服顺口,要花很多心思和功夫。有人看我的文章明白易解,也许觉得我写时很轻松,其实不然。
从哪儿开头,在哪儿收束,我要想多少遍。有时,开了许多头都觉得不合适,费了不少稿纸。
字的本身没有好或坏,要看用在什么地方。用得恰当,就生动有力。
其次,文字要写得简练。
什么叫做简练呢?简练就是话说得少,而意思包含得多。
人间真话本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话。
这是写祥子和情人之间的感受,情人的脸红,是真实内心的流露。真实的内心是什么呢?我们无法知道,但是这句话概括精炼,引起我们无限的回味。
再举一两句做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只不过十四个字,可是包含多少情和景呀!
简练须要概括,须要多知多懂。
知道一百个人,而写一个人;知道一百件事,而写一件事,才能写得简练。
心有余力,有所选择,才能简练。譬如歌剧演员,他若扯着嗓子喊叫,就不好听;他必须天天练嗓子,练得运用自如,游刃有余,就好听了。
4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建议大家多多练习基本功,哪怕再忙,每天也要挤出点时间写几百个字。
要知道,练基本功的作用,应该比创作的功夫多许多许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