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厉,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为了达到鞭策和纠正的目的,训斥、责难甚至责打都被视为教育的正常手段。这种手段虽然不被现代的教育学所认可,但因其立竿见影的显著成效,得以部分保留,成为中西文化差异的一部分。
从这一点出发,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贾政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古板,严肃的人,自带绝缘体。不管多热闹的场景,只要他在场,众人都不敢说笑,以致在合家团圆的元宵节,贾母都嫌他破坏气氛,不得不撵他下去歇息。
而他对自己的儿子贾宝玉就更严厉了,说起他对宝玉的教育,我们会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那场令贾府人仰马翻的宝玉挨打的画面。
实际上,贾政对宝玉的打压教育,不仅体现在肉体上,更体现在精神层面。本是混是魔王一样的贾宝玉,到了父亲面前,顿时显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他情绪低落时,父亲会问他:你还有哪里不满意的?一天天唉声叹气;他读“诗书",父亲会告诉她“八股"才是最要紧的,写不好八股文就是读300本“诗书“也是没用的;当他的诗文被人称赞时,父亲只会说一句:差强人意;而一旦宝玉一时兴起,多少几句,便回受到父亲的教训?谁问你了?你看过几本书,也敢在人前卖弄。更别说他犯错被发现时,自然免不了一顿毒打。
贾政对宝玉的种种不满,究竟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呢?还是因为对于儿子心存偏见呢?
很多读者认为宝玉会变成一个纨绔子弟的模样,应该归咎于贾母等人的过分溺爱,可贾政的严酷冷漠就没有责任吗?
仔细想一想,贾宝玉很少表现出骄纵任性的一面,而在面对自己的过失和挫折时,表现出的怯懦和逃避情绪,反而更加明显。
王夫人打着金钏,他跑的最快。贾母为了鸳鸯的事,迁怒王夫人,她也沉默不语。他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却没有挺身而出的勇气,虽然前半生宝玉看似过着众星捧月般的生活,但他却从来没有得到过父爱,没有得到父亲恰如其分的肯定和正确的引导。比起贾府的败落,贾政这个父亲失败的更彻底。
都说父母教育孩子,是世界上唯一没有经过岗前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的工作。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父母都天然拥有教育自己孩子的权利,这种权利不该被滥用。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引导,而不是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