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放下,它便也会成为我们烦恼的根源,这便是菩提也会转为烦恼。如果我们贪浊善、贪浊清净,我们便不能真正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且听印竹、印安如是我说~
印安说
应该如何领悟佛法?«金刚经»援引佛陀的箴言:“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怎样理解法与非法?«坛经»上说:“非善非不善,不二之性即是佛性。”
印竹说
憨山大师曾说过:荆棘丛中下足易,明月帘下转身难。当善已成就了我们的生命高度,让我们放下善很难,但佛性之光的显现是必须要善恶不思的!
不思善不思恶,是慧能大师对惠明禅师说的一句话。当五祖弘忍将衣钵交给慧能,连夜离开黄梅五祖寺的时候,慧能曾多次遭遇追杀。其中的惠明曾是一名武将,当慧能大师已经穿越江西来到广东,还是被这位惠明追上了。他是武将,慧能绝不能与他硬拼,于是他就将衣钵放在一块石头上,自己躲到了石头后面。
惠明看到衣钵,伸手就抓,没想到无论怎么抓都抓不动。这个时候,惠明心中有所领悟,他忽然知道了为什么师父弘忍大师会将衣钵交给慧能,于是他说:“请留给我一些话吧!”六祖慧能于是便说:“不思善,不思恶,此刻,什么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惠明突然恍然大悟,无言感叹半晌,并追问道:“还有什么秘密?快告诉我!”六祖慧能说:“可以告诉你的就不是秘密了,其实秘密的东西就在你心里。”
这一千多年前的神秘对话,让六祖慧能逃过了争夺袈裟的劫难,最终在广州的光孝寺剃度,开东山法门。
那什么是“不思善不思恶”呢?难道就是在心里已无念,已对善恶没有分辨了吗?不是这样的。禅宗祖师说善恶不思,便是善恶路头相次觉,便是善恶相遇的时候如同走到了路的尽头,它们的对立化解了,不再有对立,它们是一体的。恶一转念便是善,善一转念便是恶。
然而,当人们不知道的时候,可能无意间做了很多恶,当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心中无比忏悔,如获至宝,并发现行善对自己生命的重要。然,恰恰就在这个时候,同样需要我们转身,这便是憨山大师所说的“明月帘下转身难”。
当我们获得法宝,就如同沐浴在明月之中;当我们见到自性,当佛陀的弟子们成就了无欲的清净大阿罗汉,他们的转身比走上荆棘路还要难。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要放下呢?但佛陀告诉他们:如果不能放下,它便也会成为我们烦恼的根源,这便是菩提也会转为烦恼。如果我们贪浊善、贪浊清净,我们便不能真正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