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他自己着他追求的真,他在首诗里一直追求他的真,那首诗名叫饮酒其五。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露出少年陶渊明的志向与他的本性。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说不出话来。
比陶渊明的真就是他自己的本性,而他自己的本性就是偏道家,道家是什么?道家,他是一种逍遥的气质。也是一种道骨仙风,生活在山里的滋味。正巧陶渊明也写了一首诗形容他的道骨仙风。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三十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是陶渊明少年和中年的真,而老年呢?我们来看看。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的心意。
他的心意我觉得就是真,你真和他少年中年的声音应该差不多,应该也是希望自由,不希望被世俗之礼,被官场之败,困在世俗之中。
所以陶渊明少时,中年,老年的真都差不多,他们都是渴望自由,不想被世俗的里,被官场的败坏,污浊给困住,非常想渴望田园自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