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知识,已经随时代变迁了好几代。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已经从市场经济初期通过构建认知建立优势,到2000年处开始比拼知识获取速度来占领市场。再到现在,人人都在谈转型、谈创新,不涉及“互联网”、“IP”、“风口”,好像就跟社会脱节似的。那么现在比拼的是互联网精神吗?当然不是,越来越明显的一个趋势是比拼知识深度构建的认知优势。
如何构建知识深度——认知深度、认知效率
1. 认知深度——即有深度的认知能力
面对一个问题,可以在分析具体情况之后找出抽象规律,提出的观点有可信任的数据、研究成果支持,答案的效果能够普遍解决类似问题,或者启发读者由表及里地思考,这样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深度。
在我看来,练习英语写作中的essay writing是一种提高认知深度的方式。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寻找其他可信任的文献数据、研究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写作过程是练习思考、加深认知深度的机会。
2. 如何提高认知效率
一味埋头增加知识量,并不能达到提高能力的效果。学习的知识如果是用来解决具体场景和问题的,那就是在提升技术效率,也就意味着每遇到一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
如果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迅速让我们从表象看到背后的实质,那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简单来说,就是具有认清本质、运用底层规律制定解决方案,能帮助我们提高认知效率。
然而,几个常见心理反应,大大制约着我们接受、学习新知识,总结、反思旧经历的能力。
面对别人的质疑时
○ 习惯性防卫
当感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收到挑战时,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质疑是否合理,而是反击、争辩。
处在这样的心理学现象中是正常,也是非常常见的,但如果自己没有意识到,长期都进行着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对话,那就容易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只有自己不变的观点,而难以更新迭代,这样的状态下,想要提高就非常困难了。
由于习惯性防卫产生在对话当下,也非常影响对话的效率,有时双方可能在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能紧紧围绕同一个话题讨论。
○ 混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
想要打破习惯性防卫,可以。但不能每次都这么赤裸裸地提醒自己不要习惯性防卫,而且也未必有效。那么,找到产生习惯性防卫的原因,可以更有效地打破这样的习惯。
“我的观点、行为”受到挑战时,我们常常理解为“我”被否定了。
但其实“我的观点、行为”是指事件,不等于“我”这个整体的人。这两个概念混淆,事情就显得复杂得理不清头绪。
处理方法————绿灯思维
被质疑是一个机遇,可能在质疑声中,自己得到了新的启发;也可能在质疑之后,自己从不同角度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是更合理的。
点亮自己的“绿灯思维”,接受质疑,理性论证。
面对自己的经历时
○ 跳跃性假设
不假思索,作出某种行为,没有经过思考;可能因为直觉、可能因为小时候看到父母或其他人的行为,可能因为似曾相识的经历——跳开理性思考,直接做出假设。通俗地讲,遇到一个情况,不动脑子,就直接作出反应。缺乏深度思考,经验得不到更新,是导致能力原地踏步,甚至退步的原因之一。
处理方法————反思,帮助发现知识误区
什么是反思
做事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顺序:观察结果—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反思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所以,知道反思的意义,就应该明白写反思日记,不等于写流水账,因为除了记录事实,还需要思考,并重新得出一个假设。也不等于一味地看轻自己,而是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把自己假设的能力校正到更接近事实的状态,这就是发现知识误区的过程,反思也可以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也可以督促我们检查学到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是回顾收藏的文章、资料,很多当时觉得很棒的内容,其实大部分都在收藏之后被遗忘了,通过反思、回顾,帮助加强记忆、或筛选,真正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的知识才是真学问。
《好好学习》提出的一个特色概念是“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一种一旦掌握,就能融会贯通解决很多看似不同,但归根结底是相似的问题。典型的临界知识是物理定律、数学定理、化学概念,因为这些都是从自然运行中总结、抽象出来的规律;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临界知识,那是基于自己的经历,总结、抽象出来的模型,并且可以举一反三地应用到其他方面。
作者的临界知识涵盖了很多方面,具体看书更详细、更精准。除此之外,自己也能不断在学习、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临界知识,和应用临界知识的场景。
想要开始学习、想要提高层次,首先检查自己是否入了几个常见的心理反应的坑,爬出坑的方法也很明确:
对别人,常用“绿灯思维”接受质疑、接受意见;
对自己,坚持有效率地反思,帮助查漏补缺和吸收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