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是一种状态

越来越能安静了。

安静地读书,安静地做事,安静地发呆。

而且很享受这份孤独的时光。

脑子里没有杂念,只有当前的事。

天地间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很喜欢注目那些专注的人。他们或凝神读书、写字、做工,或仰头思索、蹙眉、微笑。

小屁孩陶醉在自己搭建的城堡里,学生忽闪着澄澈的眼睛聆听着老师的话语,家庭主妇沉迷于既好吃又美观的饭菜中,文静的少女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遥望远方,小伙子躺在草坪上遐想美好的星空……那些专注的安静,让人也心无旁骛起来。我似乎能透过那些专注的模样,触摸到那颗颗专注的灵魂。

我想,世间所有的美好都与安静有关。甚至表面看起来激情澎湃的东西,也蕴藏着深沉的安静的力量。

此时,静坐于电脑桌前,整理着讲座时需要的资料。到底讲些什么,是最挠头的事情。不喜欢也不习惯用以前的老东西,每次即使不完美也要提供给大家崭新的思路、崭新的内容。脑子里都是乱码,这儿一片,那儿一片,胡乱地静卧着,呈一盘散沙状。翻翻平日积累的素材,查查网上有关的动态,想想复制粘贴的内容,稍稍有了一点思路,赶紧点击鼠标,把重要的东西敲击在屏幕上。一点,一点,又一点,终于有了看起来像大纲的东西。接下来,再“填补”具体素材。在哪举个例子,举个谁的例子。在哪引用个名言,引用谁的最恰切。在哪穿插个小提示,落个小重点,都是必须考虑清楚、记忆犹新的。因为屏显的都是精要,如何讲清楚,就是具体的操行了。嘴上的功夫全在于平日的表达训练,做到简洁而生动,是最低的要求。而,嘴必依赖于心。心中丰盈了,表达就不成问题。所以,讲座,显性的要清晰,隐性的更要做到心中有数。无论有型的还是无型的,都得做到胸有成竹。每个幻灯片的出现次序,更要熟记于心。讲座,就像讲课。过程要精简、清晰。表达,要流畅、自然。不求让每个听者满意,但求把自己发挥到极致。

坐久了,站一站,伸一伸。眼累了,揉一揉,眯一眯。几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着实有些累。但,这样慢慢的疏理,心,越发踏实了。剩下的,就是心理备课了。一遍又一遍,回环,往复。直到,轻车熟路。

静下来,做一件事,竟是这样美好而充实。

安静,是一种状态。专注,是一种能力。而这样的状态和能力,需要不断地历练,不断地向内,再向内。

它需要学会做生活的减法,做到简单而纯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她算是我的发小。当年还住在福裕新村的时候,她家在隔壁栋。跟别人合租,拥有一个阳台和一间卧室,共享卫生间。铁门常年不...
    赖成瘾阅读 1,664评论 0 1
  • 她最初是因为一缕书香 叫他沉迷,仿佛一株茉莉 不歌唱 只送出沉默的香气 现在儿子两岁 他却夜夜流连在名叫白夜的小酒...
    李婴阅读 2,795评论 2 3
  • 琳琳/文 此刻, 我这里的天空因你而湛蓝高远, 空灵深邃! 我这里的云朵因你而舞姿翩翩, 千娇百媚! 我这里的空气...
    灰姑娘的梧桐树阅读 2,047评论 3 4
  • 1.抽象类 2.抽象方法 3.抽象类作用
    Marks阅读 1,1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