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方法

首先是选书,确定你所花的时间精力是在对的东西上。所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就是这个理。选书时从目标,问题出发,即问自己要通过这些书解决什么问题,得到什么,确立了目地,其次就是看书评,看相关推荐,或者直接请教相关人士推荐,进行初步筛选,最后看目录,大纲,重点章节,最后的最后,再次思考是否与你要解决的问题和要得到的东西一致。

凡事最后要决定之前,都再次问下,是否与我当初要解决,得到的需求一致,有无偏离,是正偏离还是负偏离。娱乐性,休闲性除外,其他都是要带着目地性,以始为终,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效率,功利。



书选好之后就是读书。读书第一步就是为这本书配置你的个人资源,把它归为哪一类,需要为此分配多少时间精力,以及有无必要进行延展性学习,对我而言具体表现为本书是当打发时间休闲娱乐看知道他讲了什么就行还是要领悟其精神并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或思维认知,或者是技能技巧性的,需要我去掌握他的某种方法。休闲娱乐的安排在白天零碎时间,在手机做零碎的笔记,简记为某书作者为谁,主要经历,其他著作,本书创作背景,主讲什么,纯知识性的收获有,感悟性的收获有。认知感悟性的安排在头脑清醒且时间集中不容易被打扰的时候,比如晚上,周末。序啊推荐语啊评论啊什么的此刻不重要,因为此时根本不了解这本书,别人的观点代表别人的看法,你无法做出正确的认知选择,对你自己了解本书没有帮助。跳过那些,先看目录,形成框架,大致可以知道本书主要说什么和写作思路了,然后快速的把本书翻完,看下每章每节每页的标题,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即可,此时框架中有了一点血肉,接下来就是把所有内容都认真仔细看完一遍了,可边读边领悟边笔记,也可只读不想不写,看个人习惯,总之从这一步开始就是仔细研读并转化为自己的领悟,好的书值得多读几遍,多写几篇感悟,多做并整理几次笔记。对此类书笔记的整理尤为重要,因为可能它所讲的以及自己所悟到的都是范围很广,很零散的,所以需要整理,最后读完读透了需要形成对此书总的笔记体系和总的心得感悟输出。对于技能性的,大体方法亦是如此,从粗略到细致,先建立框架,再往里填充,只是我会针对此技能单独建立一本笔记本,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运用输出。此类书的知识面单一,且是集中在某一领域,故笔记很好做,根据个人学习需求及已有的相关知识体系归纳整理即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致用类书籍高效阅读的七条建议”,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鸡汤的味道,但是此篇文章要聊的都是我自己的经验。我自己一直在坚...
    PIE大叔阅读 1,200评论 2 2
  • 01 在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先聊一下我的个人经历。大约在两年前,我为自己制定了一项计划,这项计划包含以下内容: 1...
    Bob读书笔记阅读 257评论 0 0
  • 这篇文章打算用黄金圈模型来展开。 所谓的黄金圈就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看问题从外向内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最外层的...
    南柯梦语阅读 399评论 0 0
  • 最近,非常凑巧,阅读的三本书中都提到了读书方法。 《学习力》、《超级记忆》以及《高效阅读法》。 凑巧的是,这三本书...
    亮岚阅读 1,985评论 10 59
  • 借黄金圈思维,从4个方面分享我的读书方法论, Why– 为什么读 How– 怎么读 What–读什么 How– 如...
    天南君阅读 54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