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皇,这段行程起始最贴切的描述。
深知国庆长假人山人海的恐怖,所以特意挑了从没听过的稻城亚丁,希望够冷门;挑了久闻盛名的兽人俱乐部,因为够专业。
奈何,奈何。
我猜对了兽人,却弄错了稻城。
出行后才知此方净土早已是盛名在外而不是像我想的那样无人所知。
人,总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
所以第一天,就堵了10小时……
好在总算有对的,俱乐部小伙伴果然靠谱,一车人毫无倦意。乐在其中的玩起了杀人游戏,热火朝天,气氛热烈。这份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热诚,当真是质优价美童叟无欺。
如果不是有这么几轮你们要么首轮杀我要么首轮验我,我真的会给你们32个赞。
仓皇却欢腾,因为兽人的伙伴们。
这倒是也让我想起了雷蒙德.威廉斯曾指出的旅行可以使我们摆脱种种自私的安逸,摆脱种种陋习的拘固,因为:
18世纪以来,人类的同情和理解不再来源于社群活动,而是来自于人们漂泊的经验。
因此一种基本的疏离,沉默和孤独已经成为人性和社群的载体,对抗着普通社会阶层的苛严僵固,冷漠无情和自私自利的闲适。
(规矩我懂,没图说个XX嘛,所以晒晒大家一行到底有多欢腾)
一路向西……
甲居藏寨,塔公八美,古冰山遗迹,红草地。再到最美的稻城亚丁。
对于旅行,我觉得由低到高分可为几个层次:
1.逃离。
强烈的驱动和撕扯,让我们不顾一切的逃离。仓皇而自我。
但是也是这些仓皇,造就了偶然,而偶然,造就了不朽。
不信你听,两百年了,波德莱尔还在召唤者他的信徒:
列车,让我和你同行!
轮船,带我离开这里!
带我走,到远方。
此地,土俱是泪。
2.占有
我们在旅途中遇见未知,体验新奇。这种欲望源于对“无”的担忧和恐惧,对“有”的期待和找寻。
于是我们赞叹,我们满足。
留下一方倩影,带走几许留念。
那些大包小包纪念品甚至四处留下“xx到此一游”墨宝的人,亦是其中,low点罢了…..
3.理解,解构和重建。
当我们看到了未知,感受到了新奇和美后,如果我们同时有一颗敏锐的心,慧识的眼,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和重构我们看到的美。
所以罗金斯说,人都应该绘画:
“绘画可以教给我们观察,不是走马观花的看,而是关注。”
这份关注,理解,得让我们看见壮阔时可以吟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而不是只
“黄河啊,真TM的黄”
或者可以在悲伤之可以借着
“断续寒砧断续风”
的意境来抒发下愁苦,而不是跟个大马猴似得吱嗷乱叫:
“蓝瘦,香菇!”
4.赤诚,恬适;善意,感恩。
要学会理解和重构,你需要一颗敏锐的心。
当你的心足够敏锐时,你就会发现,咫尺亦是天涯。
你不再执著于身在何方,去向何处。
亚历山大.冯.洪堡1799年至1804时环绕南美洲旅行,著作《新大陆赤道地区之旅》。
著作涵盖地球物理学,自然科学、自然地理学,近代气候、植物地理,提供大量科学实料,惊艳世人。
同时代塞维尔·德·梅伊斯特进行了一次环绕卧室之旅,命名为《我的卧室之旅》。这个最早发明可以飞行8分钟热气球,甚至做了一堆翅膀想飞往美洲的法国人冒险家,用他的这“探险”,同样给了世人一次启迪:
当我们以旅人之眼注视平常之物,比如卧室的沙发,你就会重新发现它们的一些特质。
带着游山玩水的心态看待身边一切,身边一切都会是瑰丽风景。
我们需要怀着谦卑的态度去接近。对于什么是有趣,不带成见。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我做不到第四种境界的恬适和无求。
但我在第三境界中努力着,我们一行拍摄,构造,记录下如下这些美丽的伙伴们,相信也是:
返程。
途径泸定桥,新都桥;有幸见了日照金山,感受到了老驴领队夏天的“此生无憾”。
一路通畅的到了成都,才反应过来,此行已经结束。
一念心觉,那雪,那山,那湖,竟已过往。
又听闻我们一路只是主线,离我们抵达的牛奶湖不远地方,竟还有一方神措未能到达。
难以抑制地涌起了满满的不舍,依恋和遗憾。
剀切简美,却最为揪心。
一见钟情,慌张失措的爱,最慑人醉人,于是有为了幸乐得片刻之而情愿全志赴往,以生明之,行行重行行。
但多少向来情深的深,敌得过奈何缘浅的浅。
自身自心的规律演变,世事世风的劫数运转。
不知不觉、全知全觉地,结束了,遗憾了,放不下了。
仓皇起恋,婉转成雠。
如若圣地有灵,峦措有情,当如是观:
我憾她半掩迷迷,她怨我行经匆匆;
数不尽,看不透。
成怨诚雠。
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