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的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团结各族人民群众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各民族、各地区发展的前提,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是祖国统一的基础,因此,必须维护民族团结。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增强各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工作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推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作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我们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要教育引导好广大退役军人,珍惜军旅生涯,永葆本色,担当作为,保持优良的品质和精神风貌,不让勋章蒙上尘埃,不抹黑退役军人的荣誉,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和技术水平,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增强政治素质,传承红色基因,永远跟党走,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奋力谱写民族地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