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冬天很冷,经常零下二、三十度,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袄、抿裆的大棉裤,脚上手工的棉鞋里还要垫着苞米叶子做的鞋垫。每家的取暖靠热火炕、火墙,再就是碳火盆了。
姥姥家的泥碳火盆比较大,黑黑的,不知用了多少年。做过晚饭把灶膛里没有烧尽的碳火收到火盆里。
东北冬天天短,下午四点多就黑天了,我们小孩吃了晚饭,也不嫌冷,在外面疯玩一阵,还不想回家睡觉就都跑到姥姥家,坐在热乎乎的火炕上,围着没有一点烟的碳火盆,听姥爷给我们讲他的经历,讲书,虽然姥爷不识几个字,但听过的故事都能讲的有声有色。
姥姥一边抽着她的长烟袋,一边在旁边在炭火盆里埋几个土豆,我们一边听姥爷神采飞扬的讲故事,一边盼着埋在火盆里的土豆,有时趁着出去撒尿,拿着手电筒在外面屋檐下掏几只麻雀,拔了毛,回来放炭火上烤,一会土豆拔拉出来,剥去烧黑了的外皮,里面焦黄焦黄,顿时,不大的屋子里,碳火烤肉的焦香混着土豆掰开后的热香气弥漫在一起,馋的顾不得烫,两手不停来回倒着,扔到嘴里,也是舌尖上下翻滚。姥爷还在讲着,疯玩的孩子们吃了烧土豆和烤麻雀也困了,有的不愿意回家,就往热炕上一躺睡了。
小时候姥姥家的热炕,碳火盆旁成了我们小孩冬天最幸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