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4 范胜楠
何塞·加塞特说:“思想是宇宙中唯一无法否认其存在的东西,因为否认本身就是一种思考。生命无法逃避哲学思考。”
其实,谈及哲学,估计很多人都会很怕,我也是那很多人中的一个,一提到哲学,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宏大的命题、高深的理论、纠缠的辨证,还有满头白发,带着眼镜的老学者~~~儿童,有必要学哲学吗?他们能懂什么是哲学吗?
其实,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人就会思考,就会质疑,就会探寻。而且正因为孩子十分幼小,尚未远离生命的本真状态,所以更容易一语中的,道破事物的本质,即便那本质是令成年人极其尴尬的——要不然人们为什么说“童言无忌”呢?
人的视域和思想都是受到局限的,因此人能得到的永远都是相对真理,而非绝对真理。这是一个基本哲学命题。如果要阐释它,恐怕写上厚厚几本书都不够。但是在绘本的世界里,一本《变焦》就足以将它展示的清清楚楚。
打开绘本,第一页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你会说;“这是一团火。”第二页,镜头拉远了一些,这时你才发现,那团红红的东西原来并非火焰,而是鸡冠的一部分,因为你看到了一只正在引吭高歌的雄鸡。镜头继续拉远,你逐渐看到了木屋,看到了院子,但到了农庄。这就是全部真相了吗?不,翻到下一页,你会发现这些其实都是一堆玩具。还远远没有结束,连这些玩具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只是印在杂志上的广告画······读了这个绘本,你还敢说“眼见为实”吗?整个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却把一个高深的哲学命题讲解得具体而生动!
通过哲学绘本,我们能指导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生命意义,更好地面对生命中必然到来的一切。死亡时人类最忌讳谈论的话题之一,然而没有人能拒绝生命走向终点。对于人生的这个终极命题,与其害怕,不如直面。向儿童讲述死亡哲学的绘本有很多,例如《爷爷变成了幽灵》《爷爷有没有穿西装?》《獾的礼物》《一片叶子落下来》《当鸭子遇见死神》等。
我的孩子三岁的时候,我的妹妹意外离世,他天真的看着我问:“妈妈,小姨去哪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看了《楼上的外婆,楼下的外婆》,那天晚上出门散步,他看到天上的星星,问我:“妈妈,小姨是不是也变成了一颗星星?在看着我们呢?”由于当时身怀老二,我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内心一直都难以度过那个坎,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也明白了离别无法避免,与其挽留,不如平静地道别,然后珍藏一切美好的记忆,继续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有意义的死亡教育----谈论的虽然是死亡,面向的却是生命。在哲学的视野里,终极命题不再是沉重的,而是积极的、生动的、亲切的,甚至是诙谐的。
所以,既然生命是一场无法逃避哲学思考的旅程,那么微笑着迎上去吧,让儿童带着我们在绘本的世界里与哲学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