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凳
凹凹腰
娶个媳妇没好高
搁屋来
老鼠咬
搁外头
老鹰叼
上家后
洗介子
抱着癞蛤蟆摔一跤
这个《小板凳,凹凹腰》,我起小听的不多,记忆的底片上是一个模糊的留存。但皖北颍上县的吴焕英、冯传礼两位老先生觉得,它称得上皖北一首经典的民间歌谣。我又向我的同事求证,他们也多知道,而且还能哼出来。2018年夏秋季,我因公驻村,在沿淮一个唤作余庄的地方,我跟一些上年纪的老太太们一说,他们也都笑了,一脸的灿烂。
好吧。咱们就来品一品。
过去皖北村里人家,是少有椅子的,多的是板凳。长一些的,叫作大板凳,凳子面为长条木板。短一些的,叫二凳子。以长短计,二凳子是大板凳的一半左右。它们的高矮呢,都差不多。
又矮又小的,唤作小板凳,或者小凳子。村里人家,多的就是小板凳。它小巧轻省,搬起来灵活,坐起来方便,深得大人孩子的喜爱。
坐的多了,有些年头的小板凳,中间就有些向下凹——那该是屁股的功劳吧——此谓之“凹凹腰”。皖北乡下的孩童,就借着可爱的小板凳,编排了这么一首歌谣。
它以物拟人,说一个普通个头的乡村青年,娶了个同样“没好高”的新媳妇。这个新媳妇在屋子里——搁家来,受到老鼠的欺负;在屋外头——搁外头,又是老鹰叼的对象。够受气的了吧?活脱脱就是一个“受气包”。
还没完呢。这个新媳妇因育有孩子,要到家后——屋后头——池塘边去洗介子(皖北人对婴儿尿布屎布的专称,沿淮一带也有人称为片子),一不小心,脚底下一滑,摔倒了——这是最后的高潮:她抱着癞蛤蟆摔一跤。
这个歌谣的显著特征,在于它的叙事性,塑造了一个普普通通,受气倒霉的小媳妇的形象。表面上看起来,它是对乡下小媳妇的善意取笑。而这么一个段子,从孩童嘴里嗹出来,则又充满了对那小媳妇的同情。孩子总是天真无邪的。老鼠咬,老鹰叼,抱着癞蛤蟆摔一跤。这样的倒霉法,皖北人叫作“拄着拐棍上煤山”。他们同情与怜惜的那一丝情愫,蕴涵于取笑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