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要急于纠正发音
大部分孩子会在12-13个月左右进入正式说话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孩子说话的一个典型特点是经常用一个词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的意思,比如用“抱”来表示“抱抱我吧”。
因为受自己可以发出声音的局限,大部分孩子最开始说的词语只能被身边亲近的人理解。
不过发音发育发生的非常快,到第二年的中期,孩子可爱和创新的发音已经逐渐开始变得更符合规则,他们的发音虽然还经常是简化版的,但是已经理解起来更容易了。
事实上,这些早期的发音错误在各种语言中一定程度上是类似的,而且都很难被大人纠正过来,这意味着发音不准的原因很可能源于生理的限制,也就是孩子的声道还不成熟。
所以这个阶段我们不要急于纠正孩子的发音,我们可以用正确的发音重复一遍孩子说的,确认没有误解孩子的意思即可。
随着孩子长大,声道发育会越来越成熟,他们也有更多的机会来解码大人说话里面的声音组合,这些练习让孩子的发音错误变得越来越少,大部分4、5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在大部分词语上的发音上达到大人的水平。
02 词汇量增长的先慢后快
幼儿刚开始说话的前几个月,词汇量的增加会有些慢。大部分孩子词汇量达到10个之前,或许3到4个月已经过去了。
不过之后学习词语的速度会开始飙升,到18-24个月之间,孩子或许每个星期就可以学会10-24个新词汇。
大部分父母都会发现,那个阶段的孩子看上去充分理解了每件东西都有名字的事实,开始饶有兴致的学习起能学到的所有名字。
一般情况下,2岁的孩子已经可以说出接近200个词汇,能理解的词汇应该还要远远更多。
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喜欢说什么呢?
研究人员研究了18个幼儿会说的最初50个词汇,发现接近2/3的早期词汇指的是物品,包括熟悉的人。
这些物品几乎都是要么被孩子把玩过的,比如“球”,“车”,要么是能移动的,比如动物或者交通工具。婴儿很少会说类似盘子或者椅子这些不能拿来玩也不会移动的物品。
当然,幼儿最初的词汇也有一些用来表达他们熟悉的动作,比如”吃”、“拍”。
03 多感官体验加速孩子的词汇学习
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婴儿明白和使用的词语很多是通过大人用“父母语”告诉孩子物品名字并且利用其他动作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线索的情况下学会的。
比如父母用手指着孩子手中的皮球说:
这是一个皮(piiiii)球(qiiiiiu)。
利用这种方式,孩子对”皮球“的学习,除了很容易吸收的听觉信息之外,还有视觉信息(因为父母的手势和眼神,他们会去看皮球)和触觉信息(手的触摸),因此学起来也会容易的多。
同样道理,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和狗狗一起玩过,学会”狗狗“的可能性比起只是在绘本上看过狗狗的孩子也要高的多。
这也是为什么建议父母要经常指着物品用“父母语”告诉孩子物品的名字或者正在做的动作的原因,这样至少保证了听觉和视觉的输入。
04 会说的少但懂的多
幼儿如何明白词语意思的呢?
在许多情况下,孩子会采用快速匹配的办法,也就是他们只需要听到一个新词用来指代一个物品几次之后,就会快速获取和记住这个新词代表的是这个物品。
即使13到15个月大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快速匹配学习新词语的意思,相比动作的名字,物品的名字在这个阶段会更容易被学会。
快速匹配能力随着年龄会显著提升,到24个月大,即使在别的事物正在竞争他们注意力的情况下,孩子在快速匹配新词和事物上的表现也会更好。
既然13-15个月大的孩子就可以快速匹配词语的意思,为什么这个阶段的孩子只能说如此少的词语呢?
一个重要的理由是能说的的词汇量或许远远落后于能懂的词汇量,12-15个月大的孩子通过快速匹配可以知道许多新词语的意思,但是说的时候还不能从记忆中把这些词提取出来。
05 指代清楚降低孩子学习困难
我们告诉孩子物品名字的时候应该尽量指代清楚,从而让孩子更容易快速匹配。
虽然孩子有惊人的快速匹配能力,不过他们对词语的理解还是经常会出错。
- 一个常见的错误是经常使用一个词语来指代更广范围的事物,比如孩子会用“狗狗”来指代所有有毛的,四条腿的动物。
- 另外一个常见的错误刚好相反,用一个词语来指代更窄范围的事物,比如,孩子认为只有巧克力曲奇饼干是“饼干”或者只有薄荷糖才是“糖”。
出现这两种错误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快速匹配引起孩子的分类出现了问题。
孩子解码新词语的意思,有时候会因为不清楚新词语到底指代的是什么而变得非常困难,比如一只猫经过一辆车,妈妈指向它们说:
看,那里有只猫。
孩子必须决定到底“猫”指的是四条腿的动物还是四个轮子的车,即使把车排除掉,仍然不清楚到底指的是四条腿的动物、动物的耳朵、动物走路的姿势还是发出的“喵”声。
这么多的可能性,孩子如何判定词语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明天继续。
题图授权基于:CC0协议
上篇文章:婴儿学会说话之前,原来已经学会这么多
**End **
每天一篇科学育儿、父母自身成长相关文章,欢迎关注。